氣喘是兒童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是呼吸道的慢性發炎反應,因為氣管收縮而產生的氣流阻滯造成呼吸困難;甚至呼吸道過度反應,只要天氣改變就產生咳嗽等症狀。
兒童氣喘增加嚴重易致死
保守估計,在台灣大約每10位小朋友就有1位是氣喘的病童,而兒童的氣喘盛行率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且氣喘一旦發作,嚴重時很有可能失去性命,尤其在季節轉換時,更有可能發生。
門診常發現,當醫師診斷孩子患有氣喘時,許多家長不太願意接受罹病事實。事實上,氣喘只要配合治療,就能緩解症狀;相對的如果沒有正確的診斷及治療,就會造成氣喘程度加重,甚至嚴重會呼吸困難。
遠離過敏原擺脫氣喘陰霾
游明謙中醫師強調,台灣目前主要2大罹患氣喘的因素為「遺傳體質」及「接觸外在環境中的過敏原」。其實在孩童嬰幼兒時期就可以觀察出是否有過敏體質,通常異位性皮膚炎是最先出現的征兆,好發於於嬰兒時期,容易出現在頭或面部,中醫稱為「奶癬」。
基本上,兒童患有過敏體質,通常容易出現在四肢屈側部位,如膝窩、肘窩等地方,中醫稱為「四彎風」,皮膚會反覆發炎、搔癢不已;到學齡前,部分孩童在感冒後咳嗽超過10天到2周,或是運動後咳嗽及夜咳,就可能要高度懷疑是氣喘。
氣喘有效控制痊愈機會高
氣喘過敏若配合治療,待孩子長大,免疫功能成熟後就有機會痊愈,相反的若氣喘沒有好好控制,可能造成氣管結構的重組,導致呼吸道在結構上與功能上兩方面的受損,這才是治療氣喘最困難的地方,因此要把握學齡兒童至青少年期間的這段黃金治療期。
特別是,小兒氣喘若不加以注意及治療,綿延久病必虛,導致肺氣耗散,波及脾腎功能,故氣喘患者常合並有消化系統的問題及影響青春期發育。
![]() |
兒童意外溺水怎麼辦
溺水時大量水分(有時夾帶泥沙、雜物)經口鼻進入肺內造成窒息,也可因受強烈刺激引起喉頭痙攣或聲帶關閉而窒息。如不及時搶救,一般5~6分鐘,呼吸、心跳即可完全停止。 因此,搶救溺水兒童必須爭分奪秒。當溺水兒被救上 |
![]() |
飲食對小兒便秘的影響
(1)飲食不足。嬰兒進食量太少,經過消化後的余渣就少,大便自然減少。奶中糖不足,可使大便干燥。長期飲食不足,則形成營養不良,此時腹肌和腸肌瘦弱,張力低下,推動力減少,形成惡性循環,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