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對導致小寶寶便秘呢?有的寶寶便秘怎麼調理也不見好,還是請家長們先了解原因吧,解除原因,對症下藥,才是最好的辦法。
有些嬰兒出生不久,大便就不順當,隔1~2天或3~4天才解1次。更有甚者,如果沒有家長的幫助,寶寶根本就不會排便。近年來,某些廣告大肆宣揚“排便=排毒”的概念,使很多家長認為大便在腸裡多留幾天人體就會“中毒”,無形中又增加了憂慮。其實,根據臨床經驗,幼嬰便秘是十分常見的,廣大家長無需過分擔心,關鍵是要弄清寶寶便秘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
嬰兒便秘的6大原因
導致嬰兒便秘的元凶,主要與以下幾點有關。
1. 季節因素
空氣干燥,很容易使孩子出現陰傷津液不足的狀況。若未能及時補充水分,使得腸道內水分減少也是造成寶寶便秘的原因之一。
2. 飲食不足
母乳喂養的嬰兒,母乳量不足,嬰兒經常處於半饑餓狀態,消化吸收後余渣少,大便量也會減少且干燥堅硬,也會隔2~3天一次。如果長期飲食不足會使嬰兒因饑餓而啼哭,體重增加速度會隨之減慢,結果導致營養不良,腹部肌肉、腸肌張力減低,收縮力減弱也會加重便秘。這時就應該添加牛奶或嬰兒奶粉,如果沒有疾病,寶寶的大便及體重增長就會恢復正常。
3. 食物成分不適宜
食物成分與大便性質關系密切。人工喂養兒較母乳喂養容易便秘,這是因為牛奶的蛋白質以酪蛋白為多,在小兒胃酸作用下凝固成硬塊,不易消化。某些奶粉中添加的棕榈油容易在腸道內與鈣質結合形成難以吸收的不溶性鈣皂,影響鈣質吸收,造成排便困難;或食物中含多量蛋白質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腸內分解蛋白質的細菌比發酵少,大便易呈鹼性干燥,次數也少;食物中膳食纖維含量少,也不利於刺激排便而形成便秘。
4. 腸胃功能異常
飲食時多時少,一日三餐的規律被打亂,腸道蠕動不規律,亦易形成便秘。排便的良好習慣未養成,以致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終至腸肌松弛形成便秘。全身性疾病如營養不良、佝偻病、甲狀腺功能不全等都能使腸壁肌無力,腹肌軟弱或麻痺,也常引起大便秘結。
5. 先天性胃腸畸形
如果寶寶患有胃噴門松弛肥大性胃幽門狹窄,食物常被嘔出,下行食物量少;腸道狹窄、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長結腸等都能引起便秘。
6. 局部疾病
肛門裂因排便時疼痛易導致便秘,肛周急性炎症或膿腫可長期抗拒排便,也是小兒便秘常見的原因。此外,環境與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精神刺激等等,也會引起輕重不等的短時間的便秘。
判斷寶寶便秘的4大標准
寶寶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據排便頻率為標准,而是要對寶寶大便的質和量進行總體觀察,並且要看對寶寶的健康狀況有無影響。每個寶寶各自身體狀況不同,因而排便頻率也有差別,有的寶寶每日排便多次,而有的則可能是幾天才排一次,但只要大便性狀及量均正常,寶寶又無其他不適,就是正常的。可如果寶寶出現以下情況,那就要考慮是便秘了:
1、大便量少、干燥,有時呈羊糞球樣,落地有聲;
2、大便難以排出,排便時有痛苦的表情,甚至有肛門被撐破的情況;
3、腹部脹滿、疼痛;
4、食欲減退、煩躁、愛發脾氣。
![]() |
小兒肺炎需要如何加強營養
肺炎是小兒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年四季部可以發病,尤其在冬春寒冷季節,或者天溫突然發生變化的時候,更容易發生肺炎。 一般來說,大葉肺炎多見於年齡較大的兒童和成年人,而支氣管肺炎(即小葉性肺炎)足嬰幼 |
![]() |
少年兒童被狗咬傷
狂犬病通過動物或人類與患病動物唾液的密切接觸(即被患病動物咬傷、抓傷、舌舔,致使狂犬病毒通過破損的皮膚和黏膜進入身體)而傳播。一旦出現狂犬病症狀,死亡率幾乎100%。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空巢家庭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