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便秘 >> 關於便秘 >> 小兒便秘一定要早治療

小兒便秘一定要早治療

   提到便秘,很多人想到的症狀就是“很久沒有大便了”,事實上除了大便次數,包括大便質地的軟硬、排便時用力程度、疼痛與否等,都可以判別是否便秘。

  對幼兒來說,出生後1周內的新生兒, 平均每天排便4次,而哺喂母乳的嬰兒可以多至6、7次;1歲左右的幼兒約每天2次,到了4歲左右,就和大人差不多,每天2至3次,都算是正常。所以,大便 質地的軟硬、排便用力程度、疼痛與否等等,就遠比排便次數重要。父母平常一定要多注意小朋友的排便狀況,並實時進行改善。便秘本身並不是疾病而是種症狀, 新生兒及嬰兒早期發生便秘,除了少數是源於器質性病變外,大部分都屬於功能性便秘,也就是因為“憋便”所造成的,即刻意壓抑,大量的大便長久撐漲直腸,水 分被吸收近干,排便就變得困難疼痛。

  以下情況都可能會造成幼兒憋便:嬰兒後期母奶換成配方奶或牛奶時,大便變得硬而少,導致排便困難產生肛裂,嬰兒因怕痛 會忍便;幼兒時期,過早強迫或不當的大小便訓練,會使其過度緊張而排不出來;小學生則可能因為上學時上廁所不方便而忍便,如果父母未在此階段好好處理,就 可能會開始惡性循環。

  如果是屬於急性便秘,只要多攝取水分與纖維素就可以矯正。當父母發現小朋友開始有不敢大便、大便疼痛、出血等狀況時,就可能是已經便秘了一段時 間,此時應該前往醫院治療,可以借助一些藥物使腸內大便清除干淨,直到小朋友不再有忍便的行為時,才有機會進入良性循環,否則,通常治療前的病程拖得越 久,治療所需時間也越久,復發率也會偏高。

  溫馨提示:如果寶寶便秘好幾天,一定要及時就醫,否則容易引發其他病症,父母切不可自行用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生活細節能更好地提高孩子邏輯智能

1、考推理  你和寶寶准備一起吃早點了,但還沒有把早飯盒揭開,父母可讓孩子猜一猜:“猜猜看,咱們今天早點吃什麼?”“你希望是牛奶還是豆漿?”這種方法可提升孩子的數

中醫藥治療小兒反復性腹痛

腹痛為小兒臨床常見的症狀之一,凡劍突以下、臍的兩旁及恥骨以上部位發生疼痛者,均稱為腹痛。有人統計,從幼兒到小學畢業的兒童中,有1/3以上經歷過腹痛。腹痛涉及的病變很多,許多內、外科疾病均可出現腹痛症狀,其原因有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