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是否經常三四天不拉便,腹部摸上去硬邦邦的,如果用開塞露後又有很多很多的便便呢?便秘的寶寶會焦躁不安,大人也跟著著急。這可怎麼辦?
大部分寶寶便秘是由於飲食因素和排便習慣不正確引起的。但是如果寶寶反復便秘,且經過調理也不見效,就得考慮是否有先天性巨結腸病,這種由於腸道先天狹窄導致的便秘,需手術才能解決。一些家長不了解情況,反復給孩子使用開塞露,結果糞便淤積越來越多,腸管病變也越來越重。
孩子便便問題,多由飲食和習慣引起
省立醫院小兒外科徐迪主任醫師介紹,絕大多數的小兒便秘都是功能性的,是由於飲食因素和排便習慣不正確引起的。比如,嬰兒飲食中糖量不足,蛋白質含量過高,膳食纖維攝入不足,造成腸胃蠕動緩慢,消化不良,食物殘渣在腸道中停滯時間過久,從而引起便秘。有些孩子是由於生活沒有規律或缺乏定時排便的訓練,或因突然環境改變,也可出現便秘。
疾病導致的便秘分為兩類,一類是佝偻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內科疾病導致的便秘,這類患兒腹肌張力差,腸蠕動減弱,便秘比較多見;另一類則是先天性巨結腸、肛裂等外科疾病導致的便秘。
先天性巨結腸又稱無神經節細胞症,由於發病的腸管(以直腸、乙狀結腸多見)沒有神經節細胞,因而處於痙攣狹窄狀態,失去正常的蠕動和排便功能,糞便、腸氣蓄積於近口端結腸,從而引起便秘。這是新生兒消化道發育畸形中比較常見的一種。
反復便秘還腹脹最好到小兒外科就診
正常新生兒幾乎全部在生後24小時內排出第一次胎便,2~3天內排盡。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可24~48小時內沒有胎便排出,或只有少量,必須用肥皂條或灌腸等方法處理才有較多胎便排出。一般在2~6天內即出現部分性甚至完全性低位腸梗阻症狀:全腹膨脹,有的極度膨脹,嚴重時出現嘔吐,嘔吐物含有膽汁或糞便樣液體。輔助通便後症狀即緩解,但數日後便秘、腹脹又出現。部分患兒在新生兒期過後會有數月的緩解期,進食、排便基本正常,後又出現反復便秘、腹脹,由於進食減少、營養吸收障礙,患兒多出現體重不增、發育遲緩,比正常同齡兒童瘦小。
如果小兒反復便秘,並經過飲食調整等處理都沒有好轉,特別是出現腹脹、嘔吐、營養不良等情況,家長就需警惕是否有先天性巨結腸,要到小兒外科就診,進行鋇劑灌腸造影、直腸肛管測壓等檢查以明確。
先天性巨結腸大部分需要手術治療,小部分程度很輕的病人經過擴肛、飲食調整等治療能夠維持排便通暢的可不需要手術。新生兒期即出現便秘、腹脹的要進行溫鹽水回流洗腸治療,充分排出結腸內淤積的糞便和氣體,避免結腸擴張嚴重後出現繼發性病變。
不要頻繁給孩子用開塞露
孩子反復便秘,有些家長沒有重視,自己用開塞露幫孩子通便,雖然可以排出一部分大便,但是因為開塞露通便後腸管內淤積的糞便只排出一小部分,隨著糞便淤積越來越多,腸管病變也越來越重。有個孩子,出生後即出現便秘、腹脹,在當地醫院看完只讓用開塞露通便,嚴重時口服些瀉藥。7歲時到省立醫院小兒外科就診,孩子瘦瘦小小的,肚子卻很大,鋇灌腸顯示結腸擴張巨大,裡面大量積糞,還有糞石形成。手術前經過1個多月回流灌腸才把結腸洗干淨,由於結腸病變很長,經過“巨結腸根治術”切除3/4大腸才把病治好。
徐迪主任介紹,先天性巨結腸手術的目的是切除病變痙攣腸段,恢復局部正常腸蠕動,消除腹脹,能夠自主排便。目前采用的手術方式是術經肛門改良巨結腸根治術,創傷較小,術後並發症及後遺症明顯減少。
![]() |
想要聰明寶寶,孕媽媽要這樣做
懷孕後,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出生後是個聰明寶寶。那麼孕期該怎樣做才能生個健康又聰明的寶寶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一位准媽媽的分享吧! 一、做快樂准媽媽生聰明寶寶幾率大 孕婦發怒會使血液中的白血球減少,體內抵 |
![]() |
女嬰被放14樓窗台墜亡 父親被判6年
今天上午,記者獲悉,朝陽法院一審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楊某有期徒刑6年,楊某不服上訴,三中院最終維持了原判。 指控將女兒放置14樓窗台致其墜亡 被告人楊某,男,1982年生。據檢方指控,2012年12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