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小兒便秘這個疾病是很常見的,有許多的孩子受到過此病的困擾,一些家長對於此病也是特別的頭疼,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對於小兒便秘這個疾病的診斷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小孩大多有功能性便秘症狀,但是都被家長忽視,導致病情加重。言言已經三歲了,可近兩個月內褲上老有糞跡,言言媽媽很是苦惱,日前她帶著孩子來到醫院肛腸科門診,醫生詳細詢問了病史,又做了結腸造影和肛門直腸測壓檢查,確定言言是由於性格內向,一時不能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精神緊張,憋便所致。言言經過醫生的心理疏導,配合排便訓練,兩周後大便每日一次,內褲上的糞跡也不見了。在門診中經常會到遇到這類患兒,其中不少家長認為肛門失禁來就診。其實,這是兒童功能性便秘的一種表現。
那麼,兒童功能性便秘有哪些表現呢?
患兒常出現大便干硬、排便哭鬧、排便周期延長(3~5天)、糞便污染內褲等症狀,家長和患兒往往都很苦惱。這類便秘大多發生在1~5歲的嬰幼兒。多數患兒曾有過正常排便習慣,常常因為進幼兒園、搬家等環境因素改變、飲食習慣改變或父母不和等精神壓抑而誘發。肛門直腸測壓檢查,這類兒童的肛管靜息壓往往比無便秘的正常兒童高,排便時肛門括約肌不能放松,甚至反而緊張,有的還存在直腸感覺功能的障礙,結腸造影檢查無特征性改變。血清生化檢查可以發現胰多太水平升高,腸蠕動素水平下降等。
【信號】
1、大便量少、干燥;
2、大便難於排出,排便時有痛感;
3、腹部脹滿、疼痛;
4、食欲減退。
寶寶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據排便頻率為標准,而是要對寶寶大便的質和量進行總體觀察,並且要看對孩子的健康狀況有無影響。每個孩子各自身體狀況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數也有差別。例如,完全食母乳的嬰兒每日排便次數可能較多,用牛奶及其他代乳品喂養的嬰兒則可能每日排便1次或2~3日1次,只要性狀及量均正常,寶寶又無其他不適,就是正常的。
相信我們大家在閱讀了以上的文章以後,就明白了便秘發生的具體原因和處理方法,小兒便秘的出現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所以做為家長朋友們來說一定要注意帶孩子去看醫生,生活當中做好對小兒便秘患兒的護理。
![]() |
大冬天熱感冒成兒科時令病 凍病的不多捂出病的不少
大冬天熱感冒成兒科時令病 網上流傳著一句話“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兒科醫生對這句話頗有體會。近來臨近大寒,武漢各大醫院兒科門診裡感冒患兒猛增,醫生們發現,冬天孩子凍出病的並不多, |
![]() |
孩子虐待動物成“癖” 家長如何教育
記者采訪了有關兒童心理學專家,他們認為,兒童虐待小動物的行動實際是孩子的行動表示,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發洩心中愁悶、緩解緊張情緒的一種方式。人具有攻擊和破壞的本能,當他遭遇心理壓力和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