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不明白,自己已經很注意護理寶寶的細節了,可是寶寶為什麼還會出現便秘呢?本文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寶寶便秘的原因。
一般來說,母乳喂養的寶寶的大便是“黃金便”,也就是說,母乳喂養的小寶寶的大便是黃色或金黃的,稠度均勻,藥膏狀,可有小顆粒,偶爾稍稀薄,可以帶少量綠色。而牛奶喂養的寶寶,大便通常是淡黃色,質地可以較干燥,可有明顯的臭味,這是因為牛奶中含有高蛋白,分解時較臭。如果寶寶的大便干燥,加上幾天都不拉便便,並且有“痛苦”表情,可能就是便秘了。
1、嬰幼兒膳食纖維少易便秘。很多媽媽總是給寶寶吃精細米面、高蛋白食物,而不注重給寶寶吃蔬菜,或對寶寶不喜歡吃蔬菜的不良習慣沒有加以重視。食物中膳食纖維含量過少,不容易激發神經系統的排便反射,由此,糞便在腸道停留時間過久,其中的水分被腸道過度吸收,加之飲水不夠,最終導致糞便干燥、堅硬,從而難以排出。
2、飲食量不足。對於寶寶來說,如果在大腸的出口附近留存了大便就會發生排便反射從而排出大便。如果吃下去的東西太少的話,大便的量就會很少,自然就會排不出來。
3、沒有養成排便習慣。由於排便時間不規律且缺乏相關訓練,沒有形成排便反射,有時雖有排便的感覺,但由於貪玩或其他事情干擾,寶寶可能會有意識地抑制便意,時間一長,腸內排便反射的敏感度降低,大便堆積於腸內,水分被吸收,大便變得干燥,因而不易排出,就形成了所謂的習慣性便秘。
4、腹壓不足。對於肌肉力量還沒有發育好的嬰幼兒來說,排便是一項大工程。他們在出現排便反射時沒有辦法像大人一樣有目的地將力量集中到腹部以及對這種力量作出調節。
5、飲食構成變化。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寶攝入的營養內容發生急劇的變化,腸道內的細菌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此,大便的軟硬度以及狀態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可能會出現排便困難現象。
新生兒便秘的情況比較少見,小寶寶幾天不排便,未必就是便秘。因為母奶吸收較完全,大便量較少,有些嬰兒反而會好幾天才解一次便,不一定隨吃隨解。所以,新生兒幾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判斷新生兒是否便秘的方法是觀察大便性狀,如果性狀正常,幾天不大便也屬正常。
![]() |
新生嬰兒嗆奶的急救法
嬰兒吐奶時,由於會厭活塞蓋運動失靈,沒有把氣管口蓋嚴,奶汁誤入了氣管,叫做“嗆奶”,嬰兒不能把嗆入呼吸道的奶咯出,這便導致氣道機械性阻塞而發生嚴重呼吸困難缺氧,即稱為“嗆奶窒 |
![]() |
想讓寶寶遠離爛嘴角?三招助你成功
口角炎要及時就醫“冬季氣候干燥,如果孩子蔬菜吃得少,再加上寒冷刺激,口角處容易發生白色糜爛和裂口,並伴有疼痛、灼熱感。這種症狀醫學上稱為口角炎。”陳自佳介紹,口角炎典型的症狀包括嘴唇、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