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兒童常見多發傳染病,以5歲及以下學齡前兒童最常見。手足口病被國家衛計委定為丙類傳染病,是一種常見病。由於目前並沒有針對手足口病的疫苗,因此,要防治手足口病,必須靠注意清潔衛生以及及時就醫治療。
手足口病前期無明顯症狀
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最常見。手足口病沒有明顯先期症狀,往往是突然發病,因此家長一定要時刻留意孩子的身體狀況。尤其是3-5歲的學齡前兒童,在幼兒園的機體環境中,一旦有人染病就很容易相互傳染。
因此,專家提醒,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突然發燒、厭食,嘴唇起水泡或者四肢起疹子,不要盲目自診為感冒或者濕疹、過敏,一定要立即就醫診斷治療。
手足口病應以預防為主
手足口病的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預後良好,多在一周內痊愈。少數病例可合並嚴重並發症,如心肌炎、腦炎、腦膜炎、弛緩性麻痺等病症。
其次,手足口病雖然是常見病,但是目前並沒有手足口病疫苗,因此,預防該病只能靠平時的保健措施。專家表示,預防手足口病,應該謹記“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常通風,曬太陽”的要訣。同時,要注意用流動水來洗手,家長外出歸來,也要洗手後再接觸小朋友。
需要特別提醒家長的是,不少家長以為手足口病是夏季高發,秋季無需太過擔心,這是一種誤解。專家表示,根據歷年的監測,手足口病的全年發病規律是:4至6月為發病的高峰,而且是大高峰;7至8月發病人數開始直線下降;9至11月又會出現一個小高峰。因此,即使現在已入深秋,也要警惕手足口病。
![]() |
小兒支氣管炎飲食療法怎樣
飲食療法是中醫偉大的成就之一,通常能對疾病起到很好的調理和療養效果,而且幾乎沒有藥品的副作用,飽受大家好評。那麼,怎麼治療小兒支氣管炎呢? 小兒支氣管炎大多繼發於呼吸道感染後,或是一些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一種臨 |
![]() |
保證充足營養 寶寶在家怎樣吃?
寶寶進入幼兒園後,很多媽咪頓時感到萬事大吉,認為寶寶的一切飲食起居都不必再操心,寶寶回家不想吃晚飯也很正常。不過,有一點媽咪們不知道的是,按照相關的規定日托提供餐點的總能量不能低於全天總能量的80%,動物蛋白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