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更多消化系統疾病 >> 小兒先天性巨結腸的診斷

小兒先天性巨結腸的診斷

  1.病史及體征 90%以上患兒生後36~48小時內無胎便,以後即有頑固性便秘和腹脹,必須經過灌腸、服瀉藥或塞肛栓才能排便的病史。常有營養不良、貧血和食欲不振。腹部高度膨脹並可見寬在腸型,直腸指診感到直腸壺腹部空虛不能觸及糞便,超過痙攣段到擴張段內方觸及大便。

  2.X線所見 腹部立位平片多顯示低位結腸梗阻。鋇劑灌腸側位和前後位照片中可見到典型的痙攣腸段和擴張腸段,排鋇功能差,24小時後仍有鋇劑存留,若不及時灌腸洗出鋇劑,可形成鋇石,合並腸炎時擴張腸段腸壁呈鋸齒狀表現,新生兒時期擴張腸管多於生後半個月方能對比見到。若仍不能確診則進行以下檢查。

  3.活體組織檢查 取距肛門4cm以上直腸壁粘膜下層及肌層一小塊組織,檢查神經節細胞的數量,巨結腸患兒缺乏節細胞。

  4.肛門直腸測壓法 測定直腸和肛門括約肌的反射性壓力變化,可診斷先天性巨結腸和鑒別其他原因引起的便秘。在正常小兒和功能性便秘,當直腸受膨脹性刺激後,內括約肌立即發生反射性放松,壓力下降,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內括約肌非但不放松,而且發生明顯的收縮,使壓力增高。此法在10天以內的新生兒有時可出現假陽性結果。

  5.直腸粘膜組織化學檢查法 此乃根據痙攣段粘膜下及肌層神經節細胞缺如處增生、肥大的副交感神經節前纖維不斷釋放大量乙醯膽鹼和膽鹼酶,經化學方法可以測定出兩者數量和活性均較正常兒童出5~6倍,有助於對先天性巨結腸的診斷,並可用於新生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免疫接種的好處

疫苗通過提高免疫力來預防疾病,基於"治病不如防病"這樣一個常識性原則,它已在世界范圍廣泛地作為常規使用。免疫接種防止了病痛、殘疾和死亡。2002年,免疫接種使近200萬人免於死亡。此外,免疫

30招讓寶寶吃飯香!

其實讓孩子吃得開心、吃得健康並非難事,只要你學會一些“花招”:  1即使你的孩子對所有的綠色蔬菜都不屑一顧,你也不要過於擔心。實際上,蘊含在菠菜、西紅柿中的主要營養物質維生素A和C,也同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