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痛可用淡豆豉、生姜、白蔥,均切細,鹽半碗,同炒熱,以手巾包熨肚上。也可以用苎麻根搗碎,開水潤濕,貼臍上。
豆豉有淡、鹹兩種,淡者入藥,故名淡豆豉。這味中藥主要用來治療傷寒頭痛、煩躁滿悶、虛勞喘急、兩腳疼冷等疾患。從西醫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淡豆豉含脂肪、蛋白質和酶類等成分,有微弱的發汗作用,並有健胃、助消化作用。生姜和白蔥有驅寒發汗的功效,所以與淡豆豉、鹽同炒有更好的驅寒效果,對受涼誘發肚子痛的患兒是比較好的中醫外治方法。
苎麻根主治熱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閉、吐血、下血、赤白帶下、丹毒、癰腫、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等,有一定的活血通絡作用。因此,將其搗碎敷臍,對由於經絡氣血巡行不暢導致肚子痛的患兒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苎麻根性偏寒,該方並不適合因受涼而肚子疼的患兒。
兒童胃腸生長痛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無需治療,疼痛時可熱敷、按摩腹部,對解除疼痛有一定幫助。此外,兒童受涼、過食生冷食物,也常可誘發腹痛。因此,要少吃冷飲,睡覺時室內溫度不要太低,以免受涼。
![]() |
新生寶寶春季流行病——肺炎
新 |
![]() |
孩子便秘需要怎辦?
小兒便秘是一種常見現象。小兒髒腑嬌嫩,氣血尚未充足,脾胃功能還不健全。饑飽不當、寒溫失調,都會引起便秘。便秘,一般是指大便次數減少、大便干硬、排便費力,有時伴有腹痛等不適感。便秘的病因較多,有器質性疾病,也有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