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佝偻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嬰幼兒體內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在腸道內的吸收不良,使鈣、磷無法沉著在骨頭上所致。
多數新父母的錯誤觀念:
誤解一:把佝偻病稱為“缺鈣”。
一些父母認為補鈣就是預防佝偻病,這種認識雖然較過去明顯減少,但仍然存在。維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是由於體內維生素D不足,致使鈣、磷代謝失常的一種慢性營養性疾病,“缺鈣”是繼發於維生素D不足,當然,也有部分小兒是單純攝鈣不足,或兩者兼而有之,也就是說,V-D不足,攝鈣不足,或兩者兼有,都可導致佝偻病,而最常見的是V-D不足,所以把佝偻病稱為缺鈣是不恰當的,容易引起人們的誤解。由於這樣的誤解,在沒有醫生指導下,一些父母十分重視補鈣,給小兒吃各種各樣的鈣,而不補充足量的V-D,結果是無效補鈣,相反,補鈣過多,不能有效利用,從大便中排洩,不但浪費藥源,還導致小兒便秘,影響胃腸道功能,造成小兒厭食。
誤解二:佝偻病小兒血鈣低。
這是不全面的認識,V-D缺乏可導致兩種情況,一種是V-D缺乏性佝偻病,以骨骼改變為主要表現。血鈣可在正常范圍或偏低,一種是V-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見於六個月以內的小嬰兒,以血鈣低為主要表現。這主要是由於當V-D缺乏時,甲狀旁腺代償性分泌也不足,不能使低血鈣恢復,出現低血鈣表現。因此,患佝偻病時血鈣不一定低。
誤解三:預防佝偻病和治療佝偻病分不清。
預防佝偻病是在小兒未患佝偻病前,給預防性投藥,維持小兒每日生理需要,防止佝偻病發生。一旦患了佝偻病就需要治療了,治療佝偻病與預防性使用V-D和鈣劑的量差異很大,治療後病情穩定,仍需要使用預防性給藥。
誤解四:佝偻病的骨骼後遺畸形可通過治療消失。
通過治療,骨骺的X線改變可逐漸消失,但出現的骨骼後遺畸形,如“X型”腿,“O型”腿,雞胸等不能恢復,可隨著下肢骨的生長延長,胸大肌的發達,畸形部分被掩蓋,畸形嚴重者需要手術矯形,因此,預防佝偻病是很重要的。
![]() |
孩子秋燥流鼻血應該怎樣處理?
是不是得了什麼怪病?父母嚇得立即帶他到醫院檢查,最後發現,這都是秋燥作梗。 入秋以來,耳鼻喉門診的小患者數量多了不少,其中有1/4都是因流鼻血來就診的。“關於秋燥導致的流鼻血,不少家長在止血上都有 |
![]() |
緊急發現處理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在子宮中,胎兒會經歷美妙無比的塑造,依照大自然的調校准確的時鐘,全身各個部分會同時生長,深具程序之美。在此過程中,眼球會逐漸發育,那些細小的血管由視神經乳頭出發,像觸須一樣向邊緣慢慢延伸,直到嬰兒出生前一刻才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