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洗澡會讓孩子著涼
冬冬白天有點發燒,醫生說是感冒,開了一些藥。服藥後冬冬的燒基本退了。可是到了晚上,冬冬又發燒了,38。5℃,服藥又不見效。冬冬媽趕緊給醫生打電話。醫生詳細詢問了冬冬的情況,基本確定沒有其他疾病,建議冬冬媽給孩子用溫水洗一次澡。可冬冬媽死活不干,說那樣會讓孩子著涼,病上加病。
專家說:
給孩子用溫水洗澡,實際上也是一種降溫措施,醫學上稱為物理降溫。類似的做法還有用濕毛巾敷頭、枕冰袋、用酒精擦身等,目的是利用水的導燒作用,或冰溶化及酒精蒸發時的吸燒作用來降低體溫。此外,洗澡還可以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汗腺阻塞。具體做法是,用低於體溫2℃的溫水浸泡20分鐘,每天2~3次。只要不是在室溫很低的房間內,洗澡後及時擦干,避免風吹,是不會著涼的。
誤區二:用肉湯補充營養
豆豆感冒發燒幾天了,一直在打點滴。豆豆媽看著豆豆日漸消瘦的面龐,心疼極了,特地去菜場買了些新鮮的豬肉回來煲了湯。豆豆盡管不願吃,但還是在媽媽的軟硬兼施下喝了一大碗。夜裡,豆豆又發起了高燒,上嘔下瀉,哭鬧不安。
專家說:
高燒也可以使各種營養素的代謝增加,氧消耗量增加,因此注意給孩子補充營養是對的。但用給孩子喝肉湯的方法補充營養的做法卻是錯誤的。因為高燒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此時吃油膩的食物,不僅不能吸收,反而會引起嘔吐或腹瀉,加重身體的缺水。這時應給孩子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稀粥、菜湯、果汁、雞蛋羹等。另外,還要給孩子充足的水喝,最好是糖鹽水。這樣做一方面可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另一方面可達到降溫的目的。
誤區三:燒退病愈
濤濤因高燒、咳嗽而被醫生診斷為支氣管肺炎收住入院。打了3天點滴,濤濤沒有再發燒,咳嗽明顯減輕,濤濤媽認為孩子已不發燒了,疾病應該基本痊愈,嚷著要出院。盡管醫生一再解釋孩子的病並沒有好,但她仍然帶著濤濤出院了。
沒想到出院後第二天,濤濤就再次發燒,咳嗽更加重了。
專家說:
在生活中誤以為燒退了病就好了的家長大有人在,往往導致孩子再次發燒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誤治療。發燒只是某種疾病表現出來的一個單一症狀,燒退只表明機體產燒與散燒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並不等於疾病痊愈。只有祛除病因,從根本上糾正疾病的發病基礎,才意味著疾病治愈。
![]() |
有7種藥物兒童服用最危險
兒童群體抵抗力很薄弱,很容易招惹疾病,那兒童用藥該注意什麼呢?兒童服哪些藥最危險? 1、對神經系統有損害的藥: 氨基糖甙類、抗結核藥、氨茶鹼等。用藥期間注意孩子聽力、皮膚、動作協調等,發現異常立即停藥。 |
![]() |
夏末初秋晝夜溫差大 寶寶咳嗽怎麼護理
立秋剛過,正處於夏末初秋的時節,這個時候氣候晝夜溫差大,稍不注意,寶寶就容易發生咳嗽現象。如果寶寶不小心感冒咳嗽了怎麼辦?別擔心,來看看咳嗽寶寶的家庭護理法寶! 在這樣夏末秋初的季節,白天高溫炎熱,晚上相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