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神經科 >> 多動症 >> 多動症診斷治療 >> 兒童多動症藥物治療是首選

兒童多動症藥物治療是首選

  在每一個學校的每一個班級,總是有那麼幾個男孩子,上課時東扭西歪、不時騷擾周圍的同學,想方設法引起同學或老師的注意。由於擾亂了課堂秩序,這些孩子常常被同學或老師看作是“沒教養、不聽話”。事實上,這群孩可能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目前,診斷、治療此病逐漸規范化。兒童發育行為專家們表示,孩子“多動”有可能是病,打罵並不能解決問題,應及時就診接受藥物和行為規范治療。

  多動症是病必須治療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簡稱“多動症”,主要表現為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度、沖動任性等。統計顯示,在我國,學齡兒童中患“多動症”的比例為4.31%-5.83%。實際上,這些孩子主管注意力的神經出了問題,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全神貫注上課、聽講。雖然有些不“鬧事”,但老是走神,學習、做事,甚至玩的時候都很難保持注意力集中。

  長期以來,我們對這種疾病認識不足,這些孩子的就診率較低。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打了一個比方,他說,有些孩子眼睛近視了,家長肯定認為給孩子配一副近視眼鏡,孩子就能看清楚了,但是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家長則認為孩子是不聽話、愛搗亂。面對孩子的異常“調皮”,家長束手無策,更不知道應該看醫生。

  鄒小兵說,這些孩子不治療,在校成績差,和父母關系緊張,沒自尊、性格孤僻等。到了青春期,更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如性行為、逃學、被開除,甚至反社會行為。

  診斷無“金標准”,症狀是關鍵

  兒童多動症是一種發育疾病,在醫學診斷上有比較嚴格的程序,曾有一段時間,“多動症”診斷泛濫,有些地方超過20%的學校兒童被戴上了多動症的帽子。

  鄒小兵介紹,醫生診斷多動症主要是通過量表,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行為》量表中,符合九個項目中的六個以上,要考慮“注意力缺陷”。符合《多動、沖動行為》量表中六項以上,考慮“多動”,如果兩個表均符合,就考慮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可以看出,診斷多動症沒有金標准,醫生都是根據孩子的症狀來確診。鄒小兵說,事實上,還要根據父母、老師的觀察來判斷,比如孩子從幼兒園階段就有這些表現;這些問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及游戲、交友和家庭生活;孩子的問題在學校如此,在家庭也是如此;還要看看孩子有沒有其他精神方面疾病。

  鄒小兵強調,孩子突然在某一個時期出現“多動”的症狀,是絕不允許診斷為“多動症”的,需要出現持續、長期的症狀才能作出診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預防孩子便秘的措施

兒童便秘是很讓家長頭疼的一件事,因為如果糞便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在孩子的身體裡停留的時間過長,會引起頭暈、乏力、口臭、惡心等一系列身體中毒的症狀。當然,如果能夠掌握一定的規律,讓便秘遠離你的孩子也是完全可能的。 

談談哪一些方法可以治療小孩便秘

便秘這種疾病在小孩的身上經常的發生,而且如果不能夠及時的進行治療的話就有可能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傷害,所以家長在照看孩子的時候要注意留心孩子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就應該及時的進行治療,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治療小孩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