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神經科 >> 多動症 >> 多動症預防保健 >> 治兒童多動症 多方聯手

治兒童多動症 多方聯手

  孩子“好動”,交給醫生就能“萬事大吉”嗎?如果學校、醫院和家庭能夠聯手,共同擔當起多動症兒童的“主治大夫”,則患兒的治愈率可以上升至85%-90%,兒童各項“多動指數”下降的幅度,也比純藥物治療提高兩倍以上。

  據介紹,作為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多動症一般的發生率占總體兒童的3%-5%,而15%-20%的孩子會出現多動行為。眼下進行的藥物治療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但通常無法解決孩子學習困難、行為偏差、人際適應不良和情感困擾等問題。

  今年在上三年級的小宇常常控制不住自己,他在座位上坐不住,不停地扭屁股、伸腿腳、做鬼臉,在上課的時候,有時甚至會獨自在教室裡“散步”,旁若無人地唱歌。

  專家首先建議家長讓小宇接受藥物治療,並向家長布置“作業”———回家後必須和孩子一起做游戲。而老師也特別為他度身定制了個案輔導計劃,並以朋友的方式和小宇“打賭”,由同桌同學來當“裁判”,只要他上課離開座位一次就記上一筆,每天不超過10次就算“勝利”。在此過程中,小宇每周還參加3次團體輔導,內容包括繞口令、走迷宮等注意力訓練項目。在不斷地鼓勵和表揚中,小宇一學期後仿佛“脫胎換骨”了,不僅能做到上課不隨便起身,完成作業的時間也平均縮短了3小時。

  此次研究證明,綜合干預不僅可以改進孩子的注意力狀況和多動行為,而且可以幫助孩子提高社會技能和自我控制能力,這一積極的行為模式今後可能被逐步推廣。

  如何判斷孩子的注意力問題

  在以下9個特點中,如果孩子出現的問題占有6個,則這個孩子在注意力方面可能有問題。

  ●經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小動作多。

  ●經常離開座位。

  ●在一些不該動的場合亂跑亂爬。

  ●很難安安靜靜地玩。

  ●經常顯得忙忙碌碌。

  ●經常話多,說起來沒完。

  ●常在別人問題沒說完時搶先回答。

  ●經常很難按順序等待。

  ●經常打斷別人或強迫別人接受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說話不清楚別著急

1-2歲是寶寶的學語期,從牙牙學語開始到詞匯量逐漸增多,許多4歲以前的孩子都存在發音不清楚的問題。原因有很多,其中病理性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唇裂、腭裂、舌系帶過短、牙齒缺失或畸形、大腦發育障礙、聽力受損等。  有

小兒腎病綜合症的特點

  小兒腎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