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內分泌科 >> 兒童肥胖症 >> 兒童肥胖症基本常識 >> 四種生活習慣導致兒童肥胖

四種生活習慣導致兒童肥胖

  近日,亞洲食品信息中心(AFIC)公布了一項針對香港兒童超重問題的最新調查結果。調查對象是來自中等收入家庭的華人兒童(10-12歲)。研究發現,根據國際分級標准,每5個兒童中就有1名超重或肥胖。

  這項調查確定了四種與超重和肥胖相關的生活習慣,即不吃早餐,經常在餐館用餐,花費在電視機或電腦前時間太多,在學校午餐時偏好肉食而不是蔬菜。

  “這些生活習慣與世界上其他兒童肥胖或體重迅速增長的地區的生活習慣類似。”領導香港地區研究的古丹教授說。所謂“全球肥胖病”的盛行正在引起全球醫學專家的廣泛憂慮。兒童超重與患糖尿病和哮喘的危險增加、自卑及其他不健康、不樂觀的症狀密切相關。兒童長大成為超重的成年人後患心髒病、中風、糖尿病、某些癌症或其他病症的危險大大增加。

  亞洲食品信息中心執行主任凱恩斯女士評論說:“這項調查仔細研究了兒童食物偏好的問題,發現愛吃某種食物與超重沒有聯系,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很有趣的是,在詳細詢問了被訪兒童的食物偏好後,沒有發現愛吃某種食物與超重之間的聯系。然而,這一研究確實發現了飲食結構與體重之間存在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聯系。研究結果清楚地表明有必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有目的的教育和引導。事實上,亞洲食品信息中心已經以宣傳單的形式對這些發現做出了應對。這份宣傳單包含了經常鍛煉、吃早餐的好處,日常飲食中應至少包含5份水果和蔬菜的好處,以及如何有頭腦地選擇飲食種類和分量等核心信息。

  這項調查發現兒童很清楚什麼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模式——兒童喜歡運動和其他體力活動,能夠說出高營養價值食物,非常喜愛其中的大部分,尤其是水果、魚和綠色蔬菜。

  然而,盡管有報告顯示他們喜愛體育活動和劇烈的游戲,除上學外,孩子們每天在課後約5個小時進行需要坐著的活動。每天看電視時間超過2小時,每天使用電腦時間達到1小時,而每天有1.5小時到2小時用於課外學習。

  卡拉亞博士說:“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世界范圍內超重現象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體力活動水平的下降。我們生活的時代有無數節約體能的設施,比如汽車,互聯網和電視遙控器。如果將這些情況與工作和學習時間的壓力增加聯系起來,人們鍛煉得越來越少而我們消耗的能量或卡路裡也直線下降。最終結果簡單明了,顯而易見——我們中很多人和我們的孩子越來越胖。

  鼓勵年輕人養成經常運動的習慣都是當務之急。凱恩斯女士說,家長們可以做許多事來鼓勵孩子堅持運動保持健康。為孩子樹立榜樣、在孩子們進行體育活動時表現出興趣並花時間和他們在一起是非常有效的激勵措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家庭才是孩子早期教育的核心陣地

一位署名“瑤瑤”的媽媽在某論壇上發了這樣一個帖子:“現在的早教五花八門,從幾千元到上萬元,難道給孩子一個玩耍的空間一定要花這麼大手筆的開支嗎?”目前,打著&ldq

教寶寶懂禮貌應該尋尋漸進

    使禮貌成為交談的一部分    考慮其他人的感受是禮貌舉止的根本,因此要鼓勵自己的孩子這樣做。例如:當我們幫助鄰居在小區內尋找丟失的鑰匙時,鄰居會感覺很舒服,我們也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