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症診斷按ICD-10標准診斷依據為:(1)年齡在5歲或5歲以上(或智齡4歲以上);(2)5歲兒童每月至少2次遺尿,6歲以上兒童每月至少1次遺尿;(3)排除有明顯原因引起的遺尿。在診斷功能性遺尿時,必須刪除各種軀體疾病,如泌尿系統感染和畸型(、尿道口狹窄,尿道下裂),隱性脊柱裂、神經系統疾病(如症、外傷、腫瘤、)、、精神發育遲滯等。
功能性遺尿症指5歲以後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因而或白天尿在褲子上,而又無明顯器質因。
功能性遺尿症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遺傳因素:遺尿症兒童常有家族史,約70%患兒的一級親屬中有遺尿的歷史,可能與控制遺尿的神經機制成熟推遲有關。(2)強烈的精神刺激:各種精神的或軀體的嚴重問題均可造成強烈的不良刺激,如父母離異或死亡,與母親突然分離,入托入所,搬遷,意外事故或生病住院等,均可使處在學習控制排尿的關鍵時期(3~4歲)的兒童這一功能受到破壞而造成遺尿。(3)心理障礙:遺尿兒常有較多的行為和情緒問題,如情緒、、抽動症、好發脾氣、咬指甲等。
遺尿症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遺尿指從小到大一直尿床,繼發性遺尿指5歲以前有一段時間已不尿床(至少6個月),5歲以後又再次出現尿床。原發性遺尿占大多數,約75%~80%。遺尿以夜間遺尿最常見,約占80%。隨著年齡增加,遺尿症狀逐漸減少。
遺尿症診斷按ICD-10標准診斷依據為:(1)年齡在5歲或5歲以上(或智齡4歲以上);(2)5歲兒童每月至少2次遺尿,6歲以上兒童每月至少1次遺尿;(3)排除有明顯原因引起的遺尿。在診斷功能性遺尿時,必須刪除各種軀體疾病,如泌尿系統感染和畸型(、尿道口狹窄,尿道下裂),隱性脊柱裂、神經系統疾病(如症、外傷、腫瘤、)、、精神發育遲滯等。
遺尿症治療主要包括:心理治療(通過與家長和患兒分別交談,使患兒建立信心,摒棄恥笑、嫌棄、責罵或體罰患兒的不良方法)、膀胱排尿功能訓練、藥物治療、針灸治療和中醫治療。
![]() |
兒童感冒“老不好” 查查鼻窦炎
秋冬季節是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期,兒童又是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因此,每到這一時節,家長對孩子的起居格外小心謹慎,唯恐孩子感冒並由此繼發一系列呼吸道病症。雖然在與細菌病毒的“斗爭”中家長積累 |
![]() |
寶寶眼屎多不能亂“敗火”
有的孩子眼屎多,媽媽們就認為孩子是“上火”了,於是給孩子買來“祛火茶”、“吃了不上火的奶粉”等。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原兒科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