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疾病,通常需要堅持長期的抗炎治療,同時需要長期進行病情監測和評價。單靠醫生和住院觀察是難以完成的,所以每一個哮喘患兒及其家屬應學會自我管理。哮喘病兒因年齡和心理的影響,自我控制能力差,多數不能自我管理,因此患兒家長應了解有關哮喘病的自我監測和自我防治知識,協助哮喘患兒進行自我管理。
哮喘患兒的自我管理四步走:
第一步:掌握應用峰流速儀的測定技術
每一個哮喘患兒或家長應掌握應用峰流速儀的測定技術,這是幫助您判斷哮喘嚴重程度的主要指標。通常應每日測1-2次,可在早晨起床時和晚上睡覺前測定,應注意在每天的相同時間進行測定為宜,同時做好書面記錄,這樣既可使您經常地了解到兒童的肺通氣功能情況以及每一個階段的變化,也可以提供給醫生作為修正治療方案的重要參考資料。
第二步:嚴格執行醫生的治療方案
在理解和熟悉了醫生制定的關於您的孩子的個體化長期治療計劃和急性發作時的處置方案後,應准確而嚴格的執行醫生的治療方案,尤其是寶益蘇(吉舒)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持續時間特別重要。由於哮喘患兒的病情千變萬化且變化很快,對於較為嚴重的哮喘發作應及時請教醫生或去醫院就診。在一般情況下,急性發作時治療主要是重復多次應用支氣管擴張藥和早期應用激素,以盡快的緩解喘息症狀,解除呼吸困難。
第三步:注意尋找發病誘因
每一個哮喘患兒的家長均應注意發現和尋找誘發兒童哮喘發作的誘發因素,如懷疑食物過敏時可采用飲食日記記錄的方法,然後盡量避免食用,如遇到不可避免的誘因,可以考慮采用藥物預防和控制。
第四步:定時復診和向醫生反饋治療的反應
定時復診的目的是讓醫生進一步確定前一階段治療方案的療效,決定是否修正治療計劃。哮喘患兒和家長應與您的專科醫生結成朋友關系,應經常主動的向醫生提供治療過程中的各種反應,以及時修訂治療方案,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 |
父母必須教給孩子的六個道理
對寶寶而言,哲學恐怕太過抽象和枯燥,所以爸爸媽媽需要借助一些具體情境,來幫助寶寶領略那些“事情之外的道理”,而不是單純地拿起“教材&r |
![]() |
盤點小學生的七大“雷人”理想
“加油!努力!為了人民幣!”、“夢想將來有很多錢”一本小學畢業留言冊上的留言驚呆了不少大人,引發了人們關於孩子心理能否健康成長的擔憂。其實誰小時候沒幾個另類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