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中暑表現
先兆中暑 在高溫的環境下出現頭痛、眼花、耳鳴、頭暈、口渴、心悸、體溫正常或略升高。
輕度中暑 除以上症狀外。體溫在38℃以上,面色潮紅或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經休息後可恢復正常。
重度中暑 也稱熱衰竭,表現為皮膚涼,過度出汗,惡心、嘔吐、瞳孔擴大、腹部或肢體痙攣,脈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熱甚至意識喪失。
緊急處理
立即將孩子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樹蔭下。
讓孩子仰臥,解開衣扣。若孩子的衣服己被汗水濕透,應及時給更換干衣服。同時打開電扇或開空調。以便盡快散熱。但不要直接對著孩子吹風。
快降溫,使體溫降至38℃以下。具體做法是:用涼的濕毛巾冷敷頭部,或洗溫水浴。
在孩子意識清醒前不讓其進食或喝水。意識清醒後可飲服綠豆湯和淡鹽水等解暑,不要只喝綠豆湯,防止出現低鹽綜合征。
預防小兒中暑
注意天氣變化 特別留心高溫預報,中午到下午4點之間不要讓孩子到戶外活動;安排在涼快室內午睡;熱天勤洗澡、擦身;飲食宜清談,多喝些淡鹽開水、綠豆湯。
注意室內通風 即使是有空調的房間,也要在早晚定時開窗通風,最熱天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6℃,不要超過28℃,但不要低於24℃,避免室內外溫差太大。同時要控制一定濕度,長夏屬濕,濕度大、悶熱,影響排汗,易中暑。
選擇適當戶外活動 帶孩子到野外林蔭湖畔活動,避開高熱時段,帶上防暑工具,如遮陽傘、太陽鏡等。不要長時間曝曬;能游泳最好,劃船、趟水也可以,同樣要注意防曬。
合理補足水分 出汗會丟失鹽分,所以不能只飲白開水,應喝淡鹽水或鹽汽水。含糖多的飲料、牛奶飲多了易產氣、腹脹。可喝一些鮮果汁。
宜吃防暑飲食 主張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如綠豆百合米仁粥、冬瓜小排湯、鹽水蝦、清蒸魚、蒸蛋等,適當吃些粗糧,如玉米、麥片和小米粥。
![]() |
六招預防小兒秋季感冒
小兒秋季感冒的原因 氣候多變是主因。“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季氣候多變,同時經過夏季,人體消耗較大,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虛而入,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呼吸道疾病。而初秋時節,各地的氣溫日較差都很 |
![]() |
小兒凍傷後怎麼辦
衣著不暖、疲勞、饑餓,並且在嚴寒的環境長時間停留或長途跋涉,容易發生全身性凍傷。 全身性凍傷病久,初起時只是感到全身發冷,身體乏力,頭暈眼花,精神萎靡不振,這時體溫已開始下降。漸漸地,神志恍惚不清,行動慢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