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夏秋交替時節,氣溫變幻莫測。連日來,陰雨天加上低溫,讓不少人患上了感冒。小溪從濟南各大醫院門診獲知,近日患上感冒及胃腸道疾病的兒童人數較往常有所增加。
調查:兒科門診患兒扎堆
“最近溫度真低,前幾天還穿短褲短袖,這兩天都換上衛衣長褲了。”市民朱女士說,近日濟南連綿的秋雨加上較低的氣溫,她和兒子都患上了感冒。
17日,小溪咨詢濟南多家醫院的門診獲知,從上周開始,患有感冒、發燒、哮喘等疾病的患者較往常增加不少。“原來每天約接診500名患兒,近期上升為600名左右,呈明顯增加的趨勢。”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劉志剛同樣表示,近一周左右,因天氣變化受涼的患兒數量較往常增加不少,“一般是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腹瀉及秋季腹瀉等較為常見。”他說,而由於天氣變化、受涼導致哮喘發作的情況最近也呈現增加趨勢。
“從上周六開始,前來就診的患兒比往日增加了一兩成。估計過幾天會更多。”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葉冰說,任何疾病都有一個潛伏期,加上有一部分人在生病初期還會在家裡先吃一兩天的藥進行治療,過了這段時間來院就診的患兒數量會有所增加。
提醒:別給孩子捂太厚
葉冰說,近日天氣轉涼,氣溫較低,除了不少人患上感冒外,患有過敏性疾病以及消化不好、腹瀉、嘔吐等胃腸道疾病的患兒數量也有所增多。從患兒的年齡來看,四五個月到一歲多是一個患病集中的年齡段,而學齡前及學齡兒童是另一個年齡段。葉冰提醒,家長應根據天氣變化適度地給孩子添加衣物,讓孩子別太冷,但也別捂得太多。“有的孩子天一冷就穿得很多,甚至穿棉襖、穿羽絨服的都有;小嬰兒還包好幾個被子,實際上包太多了很容易出汗,反而更容易感冒。”
除此之外,在飲食上應該清淡,少到公共場合,避免交叉感染,“在孩子感冒初期,剛開始有輕微的發燒、咳嗽、流鼻涕等症狀,可以在家裡吃點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如果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可以再吃點退燒藥;但如果發現孩子精神不好、持續高燒或有其他症狀時,應及時就醫。”葉冰提醒,一些呼吸道的感染,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哮喘等,如治療不及時都可以引發肺炎。
![]() |
小兒支氣管炎家庭護理手冊
小兒因為個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對較低的緣故,患上小兒支氣管炎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在患病後家長都不能對病情有著准確判斷,多數情況下還是因為對該病會產生的表現不了解,再加上平時護理不當所造成的,這也就導致了一些嚴重 |
![]() |
防治小兒驚風的方法
驚厥發作的時候,表現為意識突然喪失,而且伴有兩眼上翻、凝視或斜視;面部肌肉和四肢強直、痙攣,或者不停地抽動。驚厥發作的時間,一次持續幾秒鐘至幾分鐘不等,有時會反復發作,甚至出現持續狀態。如果持續時間過長,或反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