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空氣逐漸變得寒冷干燥,是小兒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
很多家長一面為此著急,一面奇怪為什麼小孩子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呢?這是由於其呼吸系統生理解剖上的特點,比如氣道狹窄,粘液分泌少,纖毛運動差,肺彈力組織發育差,血管豐富,氣道易被粘液所阻塞等。在此年齡段免疫功能上也有弱點,防御功能尚未充分發育,容易發生各種感染性疾病。所以,孩子如果出現了受涼,外加抵抗力差的話,就容易引起感冒,甚至轉為肺炎。
怎麼才能及時有效地預防和治療呼吸道疾病呢?看看下面這份操作指南,這既是教給父母的應對方法,也是一套嚴謹缜密的診斷思路,按圖索骥,當寶寶遇到這些問題時,你就不會盲目、慌亂了。
首先,我們要弄清呼吸道感染常見的病原體有哪些呢?
最常見的病原體是病毒、細菌、支原體等。
1.病毒引起的感冒,怎麼辦?
咱們平時的感冒大多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而由於目前人類科學水平的限制,尚未掌握有效的抗病毒方法,所以在大多數病毒感染時只能依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力來清除病毒,而這個過程依據每個人免疫力的強弱不同,可能需要幾天的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適當的采取一些對症治療的措施,比如:退熱、止咳祛痰等,另外要多飲水,清淡飲食,注意休息。
2.孩子感冒幾天沒好轉,怎麼辦?
如果孩子發熱、咳嗽、有痰的症狀很明顯,最好帶小朋友到醫院去檢查一下。
檢查第一步:查體
如果在查體後發現患兒呼吸增快、呼吸音變粗、聽診有濕啰音等跡象時,可能還會建議行胸部X線檢查。
檢查第二步:其他輔助檢查
最基本的是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鑒別是細菌性感染OR病毒性感染。
細菌性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和C反應蛋白大多都會明顯的升高,而病毒性感染時則大多沒有沒有明顯反應。
胸部X線檢查,鑒別是否有肺炎。
這是目前診斷及鑒別肺炎的最主要手段。做一次胸部X片檢查所接受的輻射劑量很小,大約只相當於坐飛機在高空旅行一次所接受的額外輻射劑量,所以家長們無需過於擔心。
3.如果檢查結果提示是肺炎,怎麼辦?
家長不需要過於擔心。大多數的輕症肺炎無需住院,在門診或家庭治療即可,通常1-2周即可痊愈。
1)一般治療:生活方面,要保證休息,注意居室的通風換氣以減少病菌繁殖,並需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
飲食方面,應維持足夠的入量,酌情增加流食的比重,依據患兒的年齡增加如人乳、牛乳、米湯、菜水、果汁等。
2)抗生素:如果是細菌感染則應使用抗生素治療。病情較輕時使用口服抗生素即可。
如果根據臨床症狀、體征、輔助檢查提示病情較重則應考慮靜脈輸液治療。
提醒家長朋友們注意的是:由於小孩子肺炎不易明確病原菌,故主要是經驗用藥。抗生素應使用到體溫恢復正常後5-7天,不能過早停藥,否則容易造成感染反復。
3)對症治療:主要包括退熱、止咳、祛痰等,其中祛痰最重要!
痰液是這樣產生的。
由於前面提到的小兒呼吸系統生理解剖上的種種不足,在呼吸道感染時,病原體侵犯粘膜,發生炎性腫脹,使本來就狹窄的呼吸道更加狹窄,造成呼吸不暢,反而有利於病原體的繁殖,產生大量的分泌物——痰液。
有痰怎麼辦?
用藥:由於小兒氣管內纖毛運動比較差,不能將病原體隨痰液而排出體外,堆積在肺部,這就對病情十分不利。所以在小兒呼吸道感染時,最應重視的是祛痰而不是止咳。有痰時可以口服或霧化祛痰藥,痰多時還可以吸痰治療。霧化後如果配合拍背,會更有利於痰液的排出。
護理:因為在干燥的環境中氣道內的痰液容易變得粘稠,所以最好把室內的相對濕度提高到65%左右,同時多給患兒飲水。
4.怎麼才能預防孩子患呼吸道疾病?
平時加強護理和體格鍛煉、注意開窗通風、適當的戶外活動、使機體耐寒及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力增強,就不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盡可能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的病人,積極接種疫苗,如流感、肺炎、白百破、麻疹等疫苗。
![]() |
小兒麻痺口服注射疫苗差異
小兒麻痺病毒——早期幼兒健康殺手 小兒麻痺在早期可說是一種很常見的病毒感染,它曾經是全世界小孩腦脊髓膜炎的最大殺手,小兒麻痺病毒會侵犯腦和脊髓,造成死亡,或在破壞脊髓運動神經細胞後,導 |
![]() |
寶寶噎食該如何急救?
寶寶噎食如何急救?幼兒喉嚨不夠健全,家長在喂寶寶吃飯時要當心造成寶寶噎食。小兒噎食的危險是很嚴重的,為了防范寶寶噎食,不如來學學孩子噎食急救防范吧。 寶寶噎食的原因 給小孩吃花生、瓜子、果凍等食物。 甜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