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小兒初咳時用藥一定要對症,否則就會導致久咳。小兒初咳多分為風寒咳嗽和風熱咳嗽。風寒咳嗽患兒多伴有鼻塞、流涕、咽癢、咳白痰等症狀,需要選用麻黃、杏仁、甘草、細辛等進行解表、宣肺、止咳的藥物治療。而風熱咳嗽除了有鼻塞、流涕外,還會伴有咽紅、咽疼、咳黃痰等,治則應是清熱、疏風、宣肺,選用桑葉、菊花、薄荷等中草藥效果會更好。
如果小兒出現久咳的話,就應當以健脾、化痰、止咳為主了。一般可用黨參、白術、陳皮、半夏等進行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脾胃功能本身發育就不完善的孩童來講,家長在為其選用具有補脾作用的食物的時候,最好運用“平補”的方法,選擇性平味甘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大棗、南瓜、粳米、馬鈴薯等。
當然,“咳喘”的患兒在門診上也現在非常多見,他們大多呼吸表淺,吸氣困難,表現為吸氣時張口抬肩。中醫有句話叫“納氣責之於腎,呼氣責之於肺”,因此,如果有的小兒出現咳喘的時候,對腎髒的調理非常重要。
另外,家庭護理不當也是造成小兒久咳難愈的一個重要原因。許多家長一到冬天生怕孩子凍著,讓孩子穿非常厚的衣服,有的甚至穿七八層(中原地區),這樣的孩子易出汗、易受風、易感冒,自然容易使咳嗽加重、遷延不愈。中國有句俗話叫“欲要小兒安,耐得三分饑和寒”就是這個道理。
再者,多飲食上來講,高蛋白的食物攝入不宜過多,門診上發現,久咳的患兒多伴有大便干結,這主要是因為蔬菜攝入的過少,導致纖維素缺乏而無力促使腸道蠕動。中醫講“肺與大腸相表裡”,因此,“大便不排,肺氣不暢”,咳嗽自然難以停止。(通訊員何世桢)
![]() |
做好家庭護理 預防小兒肺炎
嬰幼兒肺炎不論是由什麼病原體引起的,統稱為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性肺炎。 防小兒肺炎做好家庭護理 肺炎雖然對小兒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脅,但只要積極預防,可以避免發病。發病後,早期及時發現,在醫生指導下或到醫院診 |
![]() |
讓孩子不再“窩裡橫” 過度保護和溺愛須止步
家庭教育中的“馬太效應”告訴我們,當給寶寶越多的時候,寶寶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媽溺愛寶寶,寶寶要什麼就給什麼;另一方面,寶寶對爸媽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一點點小事就想要讓爸媽幫自己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