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應該從哪些方面增強自身抵抗力呢?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早晨起床後,及時打開窗戶,呼吸室外新鮮空氣,同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早上用冷水洗臉,晚上用熱水泡腳,長期堅持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抵抗力,有效防止感冒。陳醋加熱,關上門窗,隔一段時間在房間裡熏蒸一次,可有效殺除感冒等病毒。
每晚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鐘,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後雙腳要發紅,才可預防感冒。另外,要根據時令氣候、天氣冷暖及時加減衣物,不可硬撐。
二、堅持體育鍛煉強身健體
秋季應適當在室外散步、打球,老人則可練拳、習劍、做操,這樣可提高身體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發生。每天晨起後,堅持到室外慢跑一刻鐘,或者做做早操、打打太極拳,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即使感冒了,也應該做少量運動。因為研究顯示,少量運動有助於緩解症狀。
三、飲食調整法有助於滋陰潤肺
中醫認為,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與五髒有著密切的關系,有五味歸五髒之說。四季氣候變化,對人體生理、病理變化均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因症、因人、因地、因時施膳是保證科學進膳的根本。可以適當多吃些滋陰潤肺的水果,如梨、柿子、石榴、香蕉等;蔬菜有胡蘿卜、冬瓜、藕、白菜、豆角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此外,還可吃些紫米、芝麻、栗子等食物,既滋陰又健脾,對深秋養生極好。
具體飲食調理可以吃這些:
1.維A和維C
維生素A對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具有保護作用,患兒缺乏容易發生氣管炎、肺炎、腹瀉等。小於6個月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應當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的孩子,應選用母乳化或嬰兒配方乳,其中的維生素A可滿足孩子的需要。大於6個月的寶寶可適當多添加肝髒、蛋黃、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1歲以上的孩子除了攝入充足的肉、奶、蛋外,富含β-胡蘿卜素的深色水果蔬菜在感冒期間必不可少,建議在烹調此類蔬菜時應使用適量的食用油翻炒,有利於β-胡蘿卜素的吸收。富含鋅的食物也可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寶寶感冒期間補鋅要以紅色肉類、動物內髒、干果類、谷類胚芽和麥麸為主。
此外,有證據表明,每天至少服用2000毫克的維生素C,可減輕感冒症狀。維生素C的補充可以通過自制新鮮果汁實現,這樣也能增加孩子的飲水量,如檸檬汁、梨汁、菠蘿汁、鮮橙汁等。
![]() |
兒童多動症的症狀表現
&nb |
![]() |
BB拉不出 媽媽別用肥皂幫倒忙
錯誤做法一:用肥皂條通便 現在的肥皂除了含有基本的甘油和鹼之外,還添加了一定的芳香劑和漂白劑,鹼和漂白劑對寶寶的傷害很大的。媽媽們不要過分相信治療寶寶便秘的土法,畢竟肥皂還是屬於化工產品,對寶寶的健康會帶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