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感冒是指喉部以上,上呼吸道鼻咽部的急性感染,以病毒為主,除此外可有支原體和細菌感染。全年均可發生,以冬春季較多。小兒感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大家對於感冒一般都很熟悉了,但是,小兒感冒又該如何針對小兒的特征進行有效護理呢?下面小編將為大家簡單介紹。
1.注意休息
給予充分休息及護理,待症狀消失後再恢復活動,避免病根未除盡而發作。
2.合理飲食
總體原則是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流質食物、軟質食物,少食多餐。可多喝一些果汁,補充營養。隨著病情的好轉,消化能力的提高,可適當改變食物稠度,直至可恢復平日飲食為止。
3.物理降溫
發熱後先用物理降溫,沒有作用後才服用適量退燒藥。
物理降溫方法有:局部散熱降溫、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冷鹽水灌腸等。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效果較好,缺點是冬天難以實施。而局部散熱降溫法較適合在家中使用。
局部散熱降溫法通常是頭部用冷濕毛巾或者冰袋敷,再在血管比較大的地方,如頸部、腋下及腹股敷上冰袋,加速降溫。需經常更換冰袋或冷濕巾。
4.有效出汗
多飲水,增加出汗,促進循環,排出毒素,同時有利於降低體溫。
5.環境適宜
房間保持安靜,保證患兒的睡眠。可以適當地輕聲講故事或聽音樂,讓患兒放松心情。
保持房間空氣流通,有助於出汗及降溫。但是應避免直接對著患兒吹風。
患兒應穿寬松衣褲,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熱。過後衣服和蓋過厚被褥,反而容易誘發高熱驚厥。服用退熱藥後,及時更換有汗的衣服。
6.隨時觀察病情變化
注意發熱患兒的驚厥先兆,防止其發生。對於有高熱驚厥的患兒,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魯米那”,預防高熱驚厥再度發生。
患兒口腔內有疱疹或皮膚上有皮疹也需及時看醫生。
![]() |
孩子8個月了輔食做得別太碎
寶寶長到4~6個月,就應該適當加些輔食,以滿足寶寶對營養的需求。媽媽們怕輔食不易吸收,往往弄得又軟又爛,甚至做成糊狀的。事實上,按照寶寶消化系統的發育情況,輔食應遵循從少到多、從一種到多種、從稀到稠的規律。4~ |
![]() |
兒童在臥室玩電腦可致焦慮
加拿大新斯科捨省達爾豪斯大學研討人員發現,經常在臥室裡看電視、玩游戲機和手機的孩童簡單呈現焦慮,還會因睡覺不足致使學習成績下滑。 研究發現,在臥室玩暴力視頻游戲時,孩子大腦會受到影響,將臥室幻想成風險之地,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