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因患感冒、發燒、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去醫院輸液的孩子數不勝數,也讓做了許多預防措施的父母無可奈何。如何才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盡力地減少感冒的次數?下面是有經驗的媽媽和兒科醫生給您的建議:
一、疾病多發階段提高警惕
寶寶一旦過了六個月,嬰兒體內的母體免疫球蛋白徹底耗盡,疾病的高發期從此開始。
所以,六個月之後的寶寶,要比以往的日常護理提高警惕。
母乳喂養的寶寶可能抵抗力會相對強一些,但也是根據不同體質因人而異。有些寶寶可能是人工喂養,一樣得病不多,有些是母乳喂養,反而經常生病。尤其到春季、冷熱交替的季節,都是感冒及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要特別注意,從思想上重視起來。
二、少穿衣、少蓋被
寶寶八個月之後調整的護理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減少他的穿衣、蓋被,讓他不再始終處於溫暖出汗的環境包圍中。
寶寶奶奶家暖氣很熱,室溫在22度以上。前幾個月剛來奶奶家,一直穿著保暖內衣褲,有時甚至再加一件春秋衣,寶寶經常手心熱熱的。寶寶爺爺奶奶就怕凍到孫子,有時抱著還會拿個小褥子裹一裹呢。晚上睡覺,寶寶奶奶給做了棉睡袋,柔軟暖和,可憐寶寶睡前總是滿頭汗呵。就是這幾個月,寶寶頻繁生病。
八個月之後,我堅決去掉了寶寶身上的保暖衣。在家,只穿一件春秋衣,一個薄馬甲。當然,剛睡醒時,要再加一件外套或用毛巾被包裹一下,等活動開了暖和了再去掉。(剛睡醒時寶寶身體熱量少,這時要特別注意寶寶不要著涼)到中午陽光明媚時,會連馬甲也去掉。寶寶的小手漸漸變得溫潤、潮濕。這才是健康的體溫表現。
晚上睡覺,我也忍痛摒棄了那件柔軟的薄棉睡袋,改為一套春秋衣褲。原來蓋在身上的薄棉褥子也改成了毛巾被。寶寶睡覺時的汗消失了,睡眠也踏實了許多。
其實為寶寶減衣減被也需要勇氣和正確的判斷,mm們總是擔心寶寶會著涼的。標准就是,減衣減被後,摸摸寶寶的小手,溫溫的就是溫度適宜。熟睡時,腳也是溫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適的溫度。寶寶自身的散熱和排汗功能還不夠完善,大人如果穿衣多了,會覺得熱、出汗、不舒服,而寶寶就不一定。他又不會說話,只能這樣熱著。如果寶寶長期穿衣過多,手心經常是熱熱的,尤其是干熱,不出汗,就不是一件好事。這樣過不了多久,寶寶就會肺胃蘊熱,降低抵抗力,引發呼吸道感染。
三、寧可少吃不要多吃
做媽媽的,都是無比疼愛寶寶的,喜歡看寶寶多吃飯,恨不得天下的美食讓寶寶都吃盡。我也一樣走入了這個誤區。隨著寶寶的長大,輔食吃得漸漸多起來。我也生怕自己的寶寶少吃到哪樣美食,擔心缺乏哪種營養。每天努力地為他安排著各種各樣的食譜,各種各樣的營養搭配。這種方式肯定是沒有錯誤的,但關鍵是量一定要掌握好。
回想寶寶在前幾月的飲食,吃飯總量是偏多的。因為他不愛喝奶粉,我總擔心他缺營養,想方設法想讓他多吃點,尤其是葷菜。寶寶倒也好喂,食欲還不錯,一般給他准備的飯都可以喂下去。有一段時間他吃三頓飯,每一頓都是大半碗稠粥或面條,再加上好幾種魚/蝦/肉/肝/蔬菜等,還一定要用小勺每天灌他300cc以上的奶粉(他同時還吃母乳)。現在想來那時真是鬼迷心竅了,才七八個月的孩子,要給他那麼多東西吃,身體負擔能不重嗎?
最近一段時間,雖然依然是三頓輔食,但我已經把量大大減少了。在保證各種營養種類的前提下,我時刻告誡自己:寧願少吃,不能多吃。每頓飯都嚴格控制,稠的食物不可超過半小碗,很稀的食物可以稍多一些;每天的蔬菜量略有增加,但葷菜類少吃,堅決不超過1大匙,哪天感覺他消化不太好時就不吃。葷菜類多吃魚,少吃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減掉一頓輔食,但牛奶和水果不減。這樣即易消化,還保證了營養。
推薦閱讀:
生男生女預測表2015
用藿香正氣水敷肚臍?
退燒藥最少間隔多久吃一次
寶寶營養粥的做法
小兒遺尿偏方大全
![]() |
專家指導:如何應對新生兒吐奶
一、新媽必修課:認知新生兒吐奶 1.新生寶寶為什麼會吐奶? @DICK爸:平時吃奶的中途也會給孩子休息一下,給孩子拍背,但是吃完奶後大概半個小時還是會有吐奶的情況,會不斷扭動身體貌似很不舒服的感覺,請問這是 |
![]() |
教育孩子的手段,你掌握好了嗎?
孩子不學習不強求 注意,不強求不是讓家長完全放任孩子不學習,而是在不適用強制手段的情況下讓孩子主動去學習,換言之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需要想辦法來提升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不當幫工,鼓勵孩子獨立學習 現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