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呼吸科 >> 小兒感冒 >> 與您再談抗菌素與普通感冒

與您再談抗菌素與普通感冒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素

  “感冒?流感?抗菌素”專題在《為了孩子》雜志2003年第1期刊出後,引起讀者很大反響,這是一個可喜現象。年輕父母的來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感慨,也認同我國兒童患普通感冒時過多使用抗菌素的事實,但字裡行間又流露了對這一事實的無奈。雖然我無法與讀者進行零距離溝通,但我想在此再次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本意仍是希望引起共鳴,小兒普通感冒時不必常規而無一例外地使用抗菌素。

  細細追究目前過多使用抗菌素的原因種種,其中有醫生處方行為的不規范,有抗菌素作為處方藥管理不嚴,也有來自家長要求使用抗菌素的壓力,更有年輕父母對此問題認識上的種種誤區。

  現在的孩子個個都是寶貝,感冒發高燒“不用抗菌素消炎”怎麼行?要盡早糾正這種不合理的現象,醫患雙方必須共同努力。

  1.普通感冒不等於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是指從鼻腔到喉部的氣道炎症;普通感冒又稱急性鼻咽炎,也就是以鼻部、咽部症狀為突出的炎症,其歸屬於“上感”。“上感”是一個廣義的診斷,除普通感冒外還包括急性扁桃體咽炎、喉炎、會厭炎、鼻窦炎和中耳炎等,這些不同部位“上感”的病原學差異導致抗菌素應用指征不盡相同。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和中華兒科雜志編委會於世紀之交制定了《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其中明確指出:對“上感”要作上述病變部位的定位診斷,而不宜籠統診斷“上感”,否則極易在客觀上為濫用抗菌素創造條件。

  使用抗菌素對患扁桃體咽炎、會厭炎、中耳炎、鼻窦炎的患兒而言相對要多一些,而對普通感冒、喉炎患兒則相對要少一些。所以,醫生有責任悉心檢查,作出“上感”病變部位的定位診斷並遵循指南原則合理使用抗菌素。

  愛心提醒:作為家長,你也不要滿足“上感”的診斷,應該詢問醫生自己寶寶的“上感”屬於哪一個病變部位,如果是普通感冒,就不宜都要求補液、都要求使用抗菌素,更不宜要求使用高級抗菌素。

  2.為什麼普通感冒患兒不必常規使用抗菌素?

  普通感冒病原90%以上是各種病毒,病毒是一種有別於細菌的致病微生物,迄今尚無特效抗菌素對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有明確殺滅或抑制作用,因此指望今天補液、使用抗菌素,明天就可以退熱、病愈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

  病毒侵入呼吸道粘膜上皮,在上皮細胞中繁殖,導致上皮細胞損傷、剝脫,粘膜水腫、血管充血(引起鼻塞症狀),滲出增加(引起流涕症狀),病毒致炎性反應和病毒血症引起發熱。同時機體則通過免疫功能,包括吞噬病毒、產生抗體、活化免疫細胞等抑制病毒復制,最終控制普通感冒的症狀。這是一個動態漸進過程,根據不同病毒、不同機體反應,大約需5~7天,這也就是所謂普通感冒的自然病程,自然病程與使用抗菌素是全然無關的。

  愛心提醒:

與您再談抗菌素與普通感冒

  1、寶寶發燒了,父母指望今天補液、使用抗菌素,明天就可以退熱病愈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

  2、普通感冒的自然病程與使用抗菌素全然無關。

  3.發熱不是使用抗菌素的指征

  許多家長看到寶寶發熱,尤其令人緊張的是寶寶高熱2~3天不退,都認為有必要使用抗菌素,這是一種誤解。既然我們已經明白普通感冒如無合並症或並發症,其自然病程是5~7天,那麼我們就完全可以在對症治療基礎上進行觀察,年輕父母尤其要警惕這正是容易濫用抗菌素的時候!

  發熱是一個非特異症狀,可以由細菌、病毒等感染性疾病引起,也可以由許多非感染因素如腫瘤、風濕病、類風濕病等等引起。發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講是機體的防衛機能,動物實驗提示發熱可以提高動物存活率,可以使鼻分泌物中存活的病毒數量減少;發熱可以增強機體免疫防御功能,包括免疫淋巴細胞增殖或活力提高、抗體生成增加等;許多致病微生物在體溫升高時由於其生長環境的改變而被抑制,所以家長要明白發熱是機體對病毒致熱原的一種反應。

  發熱高低和病情輕重並不成正比,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嚴重感染患兒僅有低熱甚至體溫不升。當然,發熱對機體也有某些害處,如增加耗氧量和心輸出量,加大心肺負擔,增加出汗失水,使胃液和胃腸道消化酶分泌異常,影響胃腸功能;部分嬰幼兒有可能導致高熱驚厥,超高熱更有可能損害寶寶的神經系統。因此,對發熱的普通感冒寶寶重要的是加強退熱等對症治療,而不是病急亂投醫、小病用重藥和無原則地濫用抗菌素。

  愛心提醒:

  對發熱的普通感冒寶寶重要的是加強退熱等對症治療,而不是病急亂投醫、小病用重藥和無原則地濫用抗菌素。

  4.什麼是普通感冒最恰當的治療?

  治療普通感冒我們強調充分休息、對症治療、加強護理、供給充足水分和預防並發症等,所以說最好的治療應該是母親的關愛和悉心護理。

  大部分家長對不常規使用抗菌素總是不放心,但我們靜心思索就不難發現:事實上,我們大人得感冒者使用抗菌素並不多,常常是吃些感冒沖劑、退熱藥,3~5天就好,為什麼孩子得了感冒就要頻繁地使用抗菌素呢?

  不少家長向我咨詢:“孩子發燒,用退熱藥後體溫下降,但‘藥性’一過,體溫又上來了。”實際上這是必然的,退熱藥的功效僅限於解熱鎮痛,並不能殺滅普通感冒病毒,所以我們可以每日3~4次使用退熱藥,這種用藥使發熱不至於太高,家長也就不會過分緊張,到了病程第5~7天體溫降至正常,這實際上是普通感冒自然病程所驅使,並不是抗菌素治好的,抗菌素不能縮短普通感冒病程,也不能因此而預防其細菌並發症。

  我們主張合理使用抗菌素,不等於不使用抗菌素。普通感冒的寶寶如果並發化膿性中耳炎、鼻窦炎、扁桃體炎、會厭炎等,很可能就必須使用抗菌素,因為這些並發症很多是由細菌引起的。

  走進21世紀的今天,我們提倡“循證醫學”,治療普通感冒的原則是必須重視其病原。如果我們每一位醫生、每一位家長都能以此為准則,去分析、去判斷、去追尋,那麼我們就會發現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我們要做的是:從我做起,跨出合理使用抗菌素關鍵的第一步!我相信,中國總有一天能趕上發達國家水平,規范而合理地使用抗菌素。讓這一天早點到來吧,這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健康的重要標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長牙期要注意的喂養原則

原則:寶寶6個月後可吃泥狀和半固體食品,例如粘飯、面包、嬰兒營養餅等,並慢慢讓孩子學習、嘗試新的口感和口味。  一些父母認為,孩子如果沒有長牙是不能吃固體食物的,其實並非如此。此時,應及時添加一些半固體和固體性

長期熬夜玩手機 10歲女童竟然長不高了

暑期裡,許多家長都會因孩子個子不高去醫院查找矮小的原因。10歲的倩倩(化名)父親身高1米74,母親身高1米60,她卻不到1米2,經檢查骨齡落後同齡人兩年。前日,父母帶著倩倩來到醫院後湖院區內分泌科求診。在了解到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