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呼吸科 >> 更多呼吸科疾病 >> 小兒流口水父母怎麼辦?

小兒流口水父母怎麼辦?

  小兒流口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常流口水又稱生理性流涎。嬰兒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唾液腺尚不完善,加上嬰兒口腔淺,不會調節口腔內的液體,因此,小兒流口水是很正常的現象。隨著乳牙的出齊合月齡的增長,口腔深度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也會逐漸轉為正常,這時,流涎也會自然停止。

  病理性流涎是指嬰幼兒不正常流口水,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一是大人們經常因寶寶好玩而捏壓小兒臉頰部,導致腺體機械性損傷。塞現有損傷的兒童,唾液的分泌量和流涎現象大大超過正常。二是小兒患有口腔疾病,入口槍炎、粘膜充血或潰爛,或舌尖部,頰部、唇部潰瘍等,也可導致小兒流口水。小兒流口水,常常打濕衣襟,容易感冒和並發其他疾病,有的不經治療甚至會數年不愈。有少數小兒的流涎是由腦炎後遺症、呆小病、面部神經麻痺導致調節唾液功能失調而造成的,應去醫院明確診斷。

  中醫觀點:

  小兒流涎,祖國醫學稱為“滯頤”,多因脾胃積熱和脾胃虛寒所致,脾之液為涎,脾胃積熱,則廉泉不能制約,或脾胃虛寒不能收攝,均可發生流涎。

  1.脾胃積熱:流涎,唇紅舌赤,或口舌生瘡,煩躁不寧,叫鬧啼哭,大便干結,小便短黃,指紋紫滯,治宜清熱瀉脾。

  處方:燈草6克、山栀3克、生石膏10克、生地6克、黃芩3克、黃連3克,水煎服。

  2.脾胃虛寒:流涎,面色蒼白,四肢微冷,唇舌色淡,指紋淡紅,隱而不顯,治宜溫中補脾。

  處方:益智仁6克、木香3克、法夏3克、陳皮6克、白術6克、干姜3克、黨參10克,水煎服。

  1.飲食原則

  中醫認為病理性的滯頤是由於脾胃失調,如脾胃積熱或脾胃虛寒,前者廉泉(穴位名)不能制約,後者使脾不能攝涎,以致引起流涎。因此要根據辨證,對脾胃積熱型患者應予清除脾胃積熱的清熱養胃、瀉火利脾的飲食物。可多吃綠豆湯、絲瓜湯、蘆根汁、雪梨汁、西瓜汁、金銀花露等。此類患兒常有口咽黏膜炎症或潰瘍,必須注意避免給予具有刺激性的食物,而應給富含維生素8:、C的食物。對脾胃虛寒型患者宜給溫中健脾的飲食物,及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魚肉類、蔬菜及干果等,如蝦、海參、雞肉、羊肉、刀豆、韭菜、花生、核桃等。

  2.藥膳食療

  (1)脾胃積熱型:口涎自流,口舌疼痛不安,口腔或咽黏膜紅赤糜爛,或有瘡疹或潰瘍,煩躁拒食,尿短少,大便干結,舌光紅少苔或糜爛花剝,脈滑數或指紋紫滯。

  ①蘿卜汁:鮮蘿卜數個,洗淨搗爛絞汁,塗口內二頤及舌。每日 3~4次,連續5~10天。

  ②石榴汁:鮮石榴去皮搗爛,加少量水,擠出石榴汁,取汁如上法塗口內。

  ③山豆根白術汁:山豆根6g,白術l0g。煎汁加蜂蜜適量塗口內,每日3-4次,連續1周。

  ④綠豆甘草湯:綠豆30g,甘草4g。煎湯給小兒頻服,每日1劑,連服1周。

  ⑤黃連甘草鮮藕湯:胡黃連3g,甘草5g,鮮藕lO0g。煎湯,每日1劑,分2次服,連服一周。

  ⑥杭菊花汁:杭菊花10g煎汁,加蜂蜜適量,每E1分2次口服,連服5~7天。

  (2)脾胃虛寒型:口涎自流,面色蒼白,四肢不溫,唇舌色淡,苔白,脈沉弱無力,指紋淡。

  ①吳萸子劑:吳萸子3g,梨1個,切碎,水煎服。每日l劑,分3次服,連服7-10天,青皮、炮姜各1.5g,炒熟白扁豆10g。共研成粉末加糖適量沖服。每日1劑,分3次服,連服7~10g天。

  ③溫中健脾粥:炒白術6g,干姜1.5g,黃芪l0g,甘草3g。煎汁,濾去藥渣,加入糯米1O0g熬粥。1天內分2次服完,連服5—10天。

  ④五味子鴿蛋:五味子20g,鴿蛋20枚同煮,熟後將蛋殼敲碎,用小火維持2小時,使藥汁充分滲透人蛋內,每日服蛋2枚,服完為止。若放置時間過久,可再煮一次,以防變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方法

高熱驚厥是兒科臨床常見的急症。多見於6個月至3歲的小兒,常常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初期,體溫驟然升高的時候,一般表現為全身性抽搐,持續時間短,恢復快,大都預後良好,一般到學齡期後不再發生,但約40%的患兒會復發。孩

給孩子補充營養的十大誤區

誤解1: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事實是: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卻仍然很健康。原因是,他們喜歡吃水果。在孩子慢慢學習接受青菜、菠菜之類的綠色蔬菜過程中,水果是很好的營養替代品。  如果你的孩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