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呼吸道感染高發,市內各大醫院裡感冒發熱的寶寶們排成長隊。寶寶一感冒,家長亂投醫。專家提醒——
小感冒,寶寶“扛不起”
市兒童醫院呼吸內科王瑩主任說,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感冒了可以和大人一樣,憑借自己的免疫力“扛”過去,多喝水就會沒事。
這種想法很錯誤,兒童疾病發展迅速,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往往就會由上呼吸道感染變化成下呼吸道的問題,嚴重的還會發生肺炎、支氣管炎等並發症,使小病變大病,甚至出現中耳炎等並發症。
另外,許多疾病最初症狀與感冒類似,即使是醫生接診,往往也要發展到一定病程才能確診,例如麻疹、川崎病,如果家長先入為主,將這些看起來像感冒的疾病當感冒治療,只會延誤治療時機,把病給耽擱了。
[專家建議]
3歲以內的孩子有感冒症狀,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3歲以上的孩子,出現感冒症狀家長如果選擇在家用藥,如果用藥兩天後依然精神狀態差、發熱,也應該及時到醫院找醫生處理;持續發熱的孩子,家長應謹慎起見,到醫院就診。
不要一感冒就去打吊針
也有的家長擔心孩子越病越重,一到醫院就要求醫生趕緊給孩子打上吊針。王瑩主任說,這種想法也不正確。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於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於細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其實,很多感冒都屬於病毒性感冒,嚴格意義上講,對病毒性感冒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症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用多了反倒造成抗生素濫用。
[專家建議]
醫生講究對症用藥,即使只是感冒這樣的小病,用藥也不能隨便,要分析病原,是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還是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用藥還要看病原的數量、疾病的病程發展到了哪一步以及小孩抵抗力強弱等等。
市面上的非處方感冒藥大致有幾個種類:抗病毒、止咳化痰、退熱、抗過敏,家長選用藥物時要先仔細看看說明書,對照下孩子是否有說明書上的症狀。
治感冒不能太心急
孩子發燒不退時,一些性急的父母往往催促醫生換藥,甚至直接要求打吊針用抗生素。專家解釋,感冒常由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非但不對症,還會誘發細菌的耐藥性。
疾病有自然病程,上呼吸道感染往往為5-7天,發熱往往要2-3天才能痊愈。而且發熱高低與疾病的輕重沒有必然聯系。
[專家建議]
孩子持續發熱,家長不必過分緊張,應遵從醫生判斷。
![]() |
小兒尿感的“急性”與“慢性”有哪些
1、急性尿路感染 急性尿路感染是指病程在6個月內者。症狀因年齡及感染累及部位而異。年長兒與成人相似,年齡越小全身症狀越明顯,局部排尿刺激症狀多較輕或易被忽視。 (1)新生兒期:多由血行感染所致。症狀輕重不等 |
![]() |
育兒須知:小心那些難以察覺的新生兒眼病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黃仲委教授介紹道,嬰兒的眼病最常見的是先天性眼病。雖然有些先天性眼病,以目前的醫學水平無能為力。但有相當多的先天性眼病,只要給予及時診斷和治療,可能挽救部分視力,甚至恢復到和常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