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兒童患腎結石的發病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究其原因,這與人們盲目給孩子過量補充鈣劑有關。本文客觀地分析了兒童過量補鈣與腎結石發生的關系,提醒各位朋友在給孩子服用乳制品時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因為奶制品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鈣離子。鈣離子可與四環素族、異煙肼生成絡合物或螯合物,不易被胃腸道吸收,減弱抗菌作用;鈣離子與磷酸鹽類、硫酸鹽類制劑生成溶解度較小的磷酸鈣、硫酸鈣沉澱,療效降低。
此外,盲目聽從不實的藥品廣告,以藥物方式來強行補充鈣反而有害。世界上並沒有單一的“神奇營養素”可以健身長高,所有的營養素皆需要與其他食物(營養素)互助,才能充分被身體吸收運用。
小貼士:
服用下列藥物時,與服牛奶的間隔時間不宜過短,更不宜同服牛奶:
抗生素類:包括四環素、土霉素、強力霉素等。因該類藥物與牛奶中的鈣離子在腸道會形成絡合物,大大減少其吸收,降低療效,甚至完全失效。
降壓藥:嚴重高血壓病人在使用優降寧等降壓藥時,同時喝牛奶或奶制品,可能引起血壓驟升,重者會使血壓持續升高,甚至發生高血壓危險。
強心藥:心衰病人服用洋地黃、地高辛等藥物治療時,又喝大量牛奶,容易產生中毒反映,甚至發生意外。
含鐵藥物:缺鐵性貧血是婦女、兒童的常見病。牛奶中的鈣離子可與鐵劑在十二指腸吸收部位發生競爭,使鐵劑吸收減少,降低其療效,故有些病人即使長期服用鐵劑也不奏效,就是同服牛奶所致。
抗精神病藥物:精神病患者在服抗精神病藥物,或佝偻病患兒在服鈣粉或鈣片時,同時喝牛奶,吃母奶、酸奶、奶酪、都會使藥物療效降低。
另外,牛奶本身含鈣,用來送藥片或其他藥物,很容易令腸胃出現鈣化物,導致藥力失效,嚴重者更會生成膽結石、腎結石。所以,應盡可能不用牛奶送服藥物,嬰兒再服藥後也應隔一段時間再吃母乳。
![]() |
孩子吹牛有理
吹牛不僅是一種正常現象,還是健康心態的表現。 事實上,你很難要求4歲左右的孩子能體會他人的感受並且言語得體,他們不知道什麼樣的話語才不會傷害到別人,也感覺不到別人受到了傷害。而且,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們普遍的做 |
![]() |
怎樣去安撫寶寶的不滿情緒
從出生那天起,寶寶就會通過哭鬧來表達諸多的不滿情緒。哭是寶寶的第一門語言,讀懂這門奇特的語言,爸媽就可以及時了解寶寶的需求,及時有效地安撫他的不滿情緒…… 不滿情緒1:我的生理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