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機理】
尚未闡明。微小病變可能與T細胞免疫功能紊亂有關。膜性腎病和膜性增殖性腎炎可能與免疫復合物形成有關。
【病理改變】
小兒原發性腎病綜合征可呈多種病理類型的改變,但以病變占大多數,各種改變所占比率報道不一,可因患者年齡、患者來源(即屬非選擇病例或診治困難的轉診病例)、及腎穿刺指征等因素而異。
由上看出小兒與成人不同,小兒以微小病變為主。此外病人來源不同其結果亦異。在非選擇病例中以微小病變為主(76.4%),但轉診病例中由於多系皮質激素耐藥或多次反復的難治病例,故微小病變所占比重下降,而非微小病變者增多。據我國兒科材料,以系膜增殖多見。如我國上海醫科大學兒科醫院報告小兒腎病綜合征72例能活檢結果,系膜增殖病變最多見(31.9%)、其次為微小病變(26.3%)。其他各地報道也約略相似。
【流行病學】
病因不明的腎小球疾病引起的腎病綜合征。據報道美國16歲以下小兒的年發生率為2~2.3/10萬,累積發生率為16/10萬。根據我國對1982年20省市105所醫院泌尿內科6947例住院病兒的統計,本征1462例,占21%,其中病程1年內的初發者占58.9%,北京市兒童醫院對1956~1985年間住院病兒的分析也提示,因本病而住院的病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臨床表現】
發病年齡和性別,以學齡前為發病高峰。單純性發病年齡偏小,緊腅性偏長。男比婦女多,男:女約為1.5~3.7∶1。
水腫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常最早為家長所發現。始自眼睑、顏面,漸及四肢全身。水腫為可凹性,尚可出現漿膜腔積液如胸水、腹水,男孩常有顯著陰囊水腫。體重可增30%~50%。嚴重水腫患兒於大腿和上臂內側及腹壁皮膚可見皮膚白紋或紫紋。水腫嚴重程度通常與預後無關。水腫的同時常有尿量減少。
除水腫外,患兒可因長期蛋白質丟失出現蛋白質營養不良,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干燥、毛發干枯萎黃、指趾甲出現白色橫紋、耳殼及鼻軟骨薄弱。患兒精神萎靡、倦怠無力、食欲減退,有時腹瀉,可能與腸粘膜水腫和或伴感染有關。病期久或反復發作作者發育落後。腎炎性患兒可有血壓增高和血尿。
![]() |
小兒感冒容易帶來5大隱患
感冒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冬春兩季為高發期,小兒又是感冒的高發人群。感冒的特點是用藥與否都將走完7~10天的病程,用藥僅能緩解症狀。因而生活中有不少人,一發現自己或孩子有感冒症狀,便認為小病,不去醫院,等病自愈。 |
![]() |
氣溫驟降嬰幼兒感冒發燒增多
這幾天,受北方強冷空氣的影響,我區氣溫驟降,許多市民出現感冒、發燒、腹瀉等症狀,新生嬰幼兒就診數量明顯增多,醫生提醒市民,要提前預防因秋季氣候轉冷帶來的疾病。 昨天,小溪在婦幼保健醫院輸液廳看到,不少家長抱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