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內科 >> 新生兒肝炎 >> 新生兒肝炎基本常識 >> 什麼是新生兒乙型肝炎

什麼是新生兒乙型肝炎

  在已了解的病毒性肝炎中(甲型,乙型,δ型和C型),只有乙型肝炎病毒被認識到是引起新生兒肝炎的一個重要病毒。其表現形式多樣,大多數新生兒發生慢性亞臨床型肝炎。

  病因學和流行病學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個雙外殼DNA病毒。發現表面抗原(HBsAg)在病毒表面,同時也在過剩的病毒外殼物質小球形和管形顆粒上面。

  在美國,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占總人口比例很低(約0.1%)。新生兒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傳染源是分娩中已感染的母親(通過篩查獻血者的HBsAg已實際上消除了對污染血制品的接觸)。母親在妊娠期第三期或分娩後2個月內患急性乙型肝炎,與70%的傳播危險有關;相反,母親在妊娠期第一或第二期患急性乙型肝炎,傳播的危險性僅為5%。無症狀並有e抗原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引起的母-嬰間傳播的危險性也很高,無e抗原或有抗-HBe的攜帶者傳播疾病的可能性很少。

  母-胎間傳播主要通過分娩時的母-胎微循環輸血或新生兒在產道中接觸感染的分泌物。通過胎盤傳播少見。產後通過接觸感染母親的血液,唾液,大便,尿或母乳造成傳播極少。新生兒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某一社區一個重要的病毒庫。

  症狀,體征和診斷

  大多數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新生兒發生慢性亞臨床型肝炎,表現為持續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症和不同程度的轉氨酶升高。組織學上與成人慢性肝炎相似。許多患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母親所生的新生兒為低出生體重兒,不管他們是否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有關診斷的討論參見第42節。

  盡管在生後早期成為乙肝表面抗原的攜帶者,以後患肝髒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原發性肝細胞癌)的危險性明顯增加,但長期預後尚不清楚。偶爾感染的新生兒有發生急性乙型肝炎,通常是輕微的和自限性的,伴黃疸,嗜睡,體重不增,腹脹和陶土色大便。發生肝腫大,腹水和高膽紅素血症(主要是結合膽紅素)等嚴重病變者少見,暴發型肝炎和危及生命者罕見。與患急性肝炎母親的新生兒相比,暴發型肝炎更多見於慢性帶病毒母親的新生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近半孩子“脊柱側彎”

“這些有輕度脊柱彎曲問題的孩子,多數是因讀書做功課時姿勢不正確引起,只要注意糾正姿勢,平時雙臂多做伸展運動或者游泳,並定期到醫院復查,一般都會恢復。”參與篩查的骨科醫生邝冠明說。  據介

春夏之交 謹防小兒呼吸道感染

春夏交替時節,天氣漸暖,但氣溫波動頻繁,早晚溫差大,小兒呼吸道感染疾病高發。來自長沙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接診數據顯示,近期因呼吸道感染就診的患兒明顯增加。該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陳鐵強昨日提醒廣大兒童家長:小兒呼吸道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