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肝炎既往常認為絕大多數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特別在我國人群中乙肝病毒的攜帶率很高,主要通過母親垂直傳播給嬰兒。
1983-1988年解放軍302醫院重點研究了這個課題。發現121例嬰兒肝炎綜合征的患兒已找到的病因中巨細胞病毒(CMV)是罪魁禍首,查出巨細胞病毒抗體免疫球蛋白 M 陽性者62例,占51.2%(62/121);而乙肝病毒是第二位,占 34.7%(42/121);其次是EB病毒,占4.13%(5/121);甲型肝炎病毒則很少,只占1.6%(2/121);其它病因是:細菌性敗血症4例、母乳性黃疸2例、肝組織神經磷脂病1例;膽汁黏調綜合征、先天性膽管閉鎖、卡氏肺囊蟲病合並巨細胞病毒感染各1例,均由屍解證實。這說明嬰兒肝炎綜合征中以病毒感染最多見,占已知病因的91.7%,但風疹病毒檢測43例中無1 例陽性。
1996年廣州市兒童醫院報道了16例臨床和病理診斷一致的嬰兒肝炎綜合征,其中14例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法檢測多種病毒,並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法檢測CMV脫氧核糖核酸,結果發現本組主要病因也是CMV 感染,占56.3%,其余為甲肝病毒及EB病毒。
嬰兒肝炎綜合征中雙重感染者22例,其中巨細胞病毒與乙肝病毒合並感染者 15例;巨細胞病毒與 EB病毒,巨細髒病毒與甲肝病毒,乙肝病毒與EB病毒感染各2例,還有1例是巨細胞病毒合並卡氏肺囊蟲感染。
嬰兒肝炎綜合征的半數患兒有佝偻病,患病的內因可能是先天不足。另外嬰兒患病人院後多數有肺炎、貧血、消化不良、營養不良、鵝目瘡、中耳炎等並發症。並發症的嚴重程度常是影響嬰兒肝炎預後的相關因素。
1. 對診斷末完全明確兒,應嚴密觀察、定期隨方,及早作出診斷、鑒別診斷,避免不應作的手術。
2. 營養 過量與不足都對肝髒不利,供應一定量的糖類、生理需要的食物蛋白質及高脂肪飲食。必要時給予腸道外營養,補充支鏈氨基酸及必需脂肪酸。
3. 激素 醋酸潑尼松(強的松)或地塞米松等對部分病例有一定療效,病程按臨床情況而定,一般共用4-8周,要注意預防其他感染。
4. 保肝利膽 酌情選用一些酶類制劑如輔酶A、三磷酸腺苷(ATP)等,及維生素B12、水飛薊素(益肝靈)、葡醛內酯(肝泰樂)、膽酸鈉、維生素K等。
5. 補充適量維生素 維生素A、D、K、E肌注。
6. 降低轉氨酶活力的藥物 如聯苯雙酯等。
7. 中草藥 如中藥茵陳三黃(包括茵陳、制大黃、黃岑、甘草)等。
8. 備用治療 選擇抗病毒藥物,如干擾素及其誘導劑阿昔洛韋(無環鳥苷),其衍生物二羟丙氧鳥嘌呤、利巴韋林(三氮唑核苷)等,以及轉移因子、胸腺多肽、左旋咪唑等免疫增強劑。
![]() |
如何讓自閉症小孩正常說話
有一群孩子,他們不聾,卻聽而不聞,不啞,卻閉口不言,眼睛看得見卻視而不見。作為父母,看到這幅場景都會非常痛心,可是自閉症孩子不是不會說話,他們只是不想說,就是性格孤僻,像你心情不好不願意理人的感覺一樣。專家介紹 |
![]() |
孩子發燒,別燒到41℃才去醫院
今日,一則《廣州女童高燒40℃遭拒診》的新聞引發了不少家長的關注:廣州羅女士的3歲女兒夜間高燒達41℃,可一家人趕到越秀區兒童醫院時,卻被醫院以“夜間急診號已掛滿”為由拒診。心急如焚的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