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肝髒比成人相對較大,血供豐富,肝細胞再生能力強,但免疫系統不成熟,對入侵的肝炎病毒容易產生免疫耐受。因此,嬰幼兒感染乙型、丙型肝炎後容易成為慢性攜帶者。據報道,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感染乙肝病毒的嬰兒有約40%~ 70%可成為乙肝病毒長期攜帶者;3歲以前水平傳播而成為帶毒者則占20%~30%。這些乙肝病毒攜帶者受丁肝病毒感染的機會較多,並使肝病加重,促進向肝硬變、肝癌轉化。
臨床上嬰兒急性肝炎以黃疸型為主,持續時間較短,消化道症狀用顯,起病以發熱、腹痛者多見。6月齡以內的肝炎患兒發生重型較多,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高熱、重度黃疸、肝髒縮小、出血、煩躁、抽搐、肝臭是嚴重肝功障礙的早期特征,病期12日左右發生昏迷,昏迷後4日左右死亡。年長兒童多以輕型、無黃疸型或亞黃疽型居多,起病隱匿,常在入托或查體時發現。
嬰幼兒肝炎的病原以巨細胞病毒感染占第一位,其次是乙型肝炎病毒。巨細胞病毒感染嬰兒引起肝炎的特征主要是:
(1)年齡在1~3月齡者占90%。
(2)生理黃疸消退不太馬上出現(1月齡內)黃疸者占 45.2 %。
(3)隱匿起病者占61.9%。
(4)男嬰多見。
(5)血清膽紅素85.5~171微摩爾/升者占61.9%,以直接膽紅素為主,消退緩慢。
(6)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以低酶多見,小於50單位/升者占78. 5%,下降亦緩慢。
(7)並發症多,伴肺炎者占66.6%。
(8)及時治療者預後較好。
小兒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高峰在5~9歲,而抗體陽性率的高峰在10~15歲;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的陽性率高於成人;肝髒中乙肝表面抗原的表達與成人相近,而乙肝e抗原的表達明顯低於成人。另外20%~3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兒有肝外系統表現,特別是腎損害;皮膚常見痘疹樣皮疹。
休息和營養是小兒肝炎治療的關鍵。小兒好動,不知疲倦,一定要用講故事、聽廣播、看電視、做氣功、午睡等方法安排好小兒休息與活動。用易消化吸收、富於營養和色香味美、小兒愛吃的半流食提高小兒食欲。當食欲恢復時要控制進食過多,以免傷及脾胃,影響肝髒康復。
![]() |
被寵物咬傷急救
近年來寵物的種類和數量在逐漸增多,寵物傷害寶寶的事件屢見不鮮,媽媽照顧寶寶的時候,除了防患於未然,還應學會怎樣快速應對寵物對寶寶造成的意外傷害。 被寵物咬傷 傷情1:寶寶被寵物輕微咬到,但皮膚未破 處理方 |
![]() |
小孩子感冒發燒打針好得快?
感冒又稱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占90%以上,主要受侵犯的部位是鼻和咽,症狀有咳嗽、流涕、鼻塞和發熱等,嬰幼兒可以突然起病、高熱。目前對大多數的病毒感染尚無特效藥,主要是對症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