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想改善孩子不肯吃飯的難題,不妨從調料入手。但可以給寶寶用哪些調味品?如何添加?添加多少?等問題卻使父母有些茫然,必盡調味品的問題一直是兒童飲食問題中的盲區。
沒關系,這裡我們就為爸爸媽媽介紹一些食用調味品的相關知識吧!
調味品的不同種類
·醬油
按衛生要求,醬油分為烹調醬油和餐桌醬油。烹調醬油不能直接食用,只能在烹調時使用,餐桌醬油則可直接食用,還可以用於烹調。
按原料分為醬油(以大豆為原料制成)、魚露、蝦醬(以蝦為原料制成)、蟹油(以蟹為原料制成)、蚝油(以鮮牡蛎為原料制成)等。
按生產工藝分為發酵醬油和化學醬油。
·食醋
包括釀造食醋和配制食醋。釀造食醋是以糧食或者水果、薯類等澱粉原料經過微生物發酵而制作的食醋,如米醋、熏醋、陳醋等,配制食醋是以發酵法工藝制成的食用乙酸經兌制而成的產品。
·食鹽
因來源不同分為海鹽、井鹽、礦鹽、湖鹽、土鹽等。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現今市場上還出現了一些營養強化食鹽。
·蜂蜜
因蜜源不同其成分有一定差異。
·食糖
有粗制糖和精制糖之分,前者為紅糖,後者為白糖。
·味精
主要成分是谷氨酸和谷氨酸鈉,現代工藝上還增加了味精鮮味的雞精。
·辛辣味等其他調味品
選用調味品的年齡差異
寶寶4~6月齡時,母乳供給的營養物質已不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必須在繼續母乳喂養的條件下逐漸增加斷乳食品,此時就可以在斷乳食物中逐漸使用調味品了。因寶寶有年齡差異,調味品的選擇有所不同。
·4~12個月的寶寶:適宜的調味品:食鹽、食糖
開始添加斷乳食品的時候,即可使用食鹽了。食鹽能夠維持寶寶體內恆定的滲透壓和體液的酸鹼平衡,對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有著重要作用,同時還能達到調味目的。這個階段的寶寶,宜吃口味清淡的食物,吃食鹽的量一定要少,絕不能鹹了。
食糖以白糖為好,量也不宜多。
溫馨提示:
嬰兒不宜吃蜂蜜,因為蜂蜜中可能存在肉毒梭菌芽孢,如果被嬰兒食入體內,便為其提供了繁殖的條件,可引起嬰兒肉毒梭菌中毒。其他的調味品也不必用,寶寶的味覺暫時還沒有這些需求。
·1~3歲的寶寶:適宜的調味品:前六類調味品
1歲以後,成人吃的上述前六類調味品,寶寶都可以逐漸少量地吃了。這是因為經過半年左右的時間,給寶寶添加的一些半流質或固體食物,不但補充了生長所需的營養,同時也為寶寶吃成人飯菜做好了准備。
辣椒、大蒜及洋蔥等辛辣的食物容易造成胃灼熱、消化不良等情況,寶寶不宜食用。
溫馨提示:
味精可以不給寶寶吃。如果為寶寶制作的食物中從未加過味精,寶寶一般就不會對此有要求;但若寶寶常吃加有味精的食物,就會要求加味精了,雖然有時寶寶不會具體說出來,但會表露出不吃或不喜歡吃的情緒。需要注意的是,味精不管對成人還是對寶寶都不宜多用,因為一方面鈉吃多了會影響健康,另一方面時間長了還會使味覺變得遲鈍。
調味品的選擇標准
選用的調味品必須符合衛生標准,同時也必須是保質期內的合格品。
醬油宜用發酵的餐桌醬油,可直接加入烹調的食物中
食醋宜選用釀造食醋,如陳醋
食鹽應選用國家允許銷售的合格食鹽
其他均應選擇各項指標都達到相關標准的合格產品
溫馨提示:
不論大人還是寶寶,清淡的口味才是最健康的。過多的調味品不但傷胃,甚至還有可能影響食欲,因此,應該從小培養寶寶清淡的口味。
![]() |
寶寶誤食了異物該怎麼辦?
如果你發現孩子不小心把異物咽進了胃裡,先穩定情緒,可以按照下列步驟進行: 1、不要太緊張,因為異物進入胃不像異物進入氣管那樣會引起呼吸障礙,對生命的威脅不是很快。 2、不要亂用藥物或吐瀉劑,不同異物的處理方 |
![]() |
治療嬰兒濕疹的偏方
導致嬰兒濕疹的原因有哪些? 嬰兒內部的生理因素: 因為嬰兒的皮膚角質層薄,毛細血管網豐富、皮膚表皮含水量大,這樣的皮膚結構容易發生變態反應。另外新生兒或小嬰兒腸壁薄、其通透性高、一些食物的小顆粒(很可能是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