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中心小學的一校長結合研究,總結出在孩子成長的三個關鍵階段家長需側重的“三大任務”。各位家長,您和您的孩子准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一、孩子成長三階段家長有三大任務
1、孩子0-3歲,家長任務:一定要自己帶
該校成立了一個心理健康的非正式教研室,研究學校的一些特別兒童的案例。這些“特別兒童”不僅包括一些學習困難的孩子,還包括一些學習成績優異,但發展不均衡的孩子。
其中選取了十個案例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尋訪,深入了解孩子在0-3歲期間的成長經歷,就發現很多兒童的行為問題都和家長的觀念和教養方式有關。
比如,有個學生在學了《丑小鴨的故事》這篇課文後,馬上就說:“我就是那只丑小鴨。”老師就鼓勵他說,丑小鴨也能變成天鵝呀!但這個孩子卻說:“我不可能!”
去追尋了這個孩子早期成長經歷,發現他在三歲以前不是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是和祖輩生活在一起的。這些早期成長經歷可能就和這個孩子在學校表現出來的缺乏自信,自我評價不高有一定關系。
母乳喂養非常值得推崇,母乳喂養的溫暖感覺、爸爸媽媽換尿布時的身體接觸,父母的擁抱、聲音等等,都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種安全感。
如果孩子沒有在這個階段建立安全感,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就容易出現一些情緒、行為方面的問題。可能會表現得過分依賴,也可能完全不信任別人。
2、孩子3~6歲,家長任務:提供各種刺激
3-6歲的孩子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發展出自主意識,孩子好奇心很強,要探索周圍的世界。這時候我們家長給予孩子的愛就體現在支持、鼓勵和引導孩子接觸、探索這個世界。
在孩子3-6歲這個階段,大腦的發育是通過各種各樣的事物來刺激的。換句話說,孩子看得越多,建立的具象越多,他的大腦發展就越豐富。這個階段要讓孩子變得聰明起來,就是要讓他看各種各樣的東西,抽象的、具體的、書本的、現實的……
3、孩子小學階段,家長任務:培養孩子自信心
小學階段主要是6-11歲。這個階段是勤奮感和自信心培養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家長要鼓勵孩子學習並表達出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有能力,並且讓孩子體驗到“只要我努力了,就能得到肯定”,這樣慢慢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機會,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積極情緒體驗,避免對孩子吹毛求疵,讓孩子感覺不如別人。
家長們這時也經常陷入一個誤區,就是對孩子要求太高。在綠色指標測試中,有一項是讓孩子給自己打分,我們很多孩子對自己的評估不高,為什麼?其實孩子已經夠好了,但是因為家長的要求高,所以孩子自信心不高,這是無形當中給學生造成的壓力。
![]() |
牛奶能讓代乳奶粉代替嗎?
如果母親沒有奶,又得不到牛、羊鮮奶和奶粉,怎樣喂養要兒呢?我國1926年便有人用豆漿喂養嬰兒,基本獲得成功,但因營養成分不夠全面,還出現一些問題。經過二、三十年的研究,終於在1954年研究並大最生產出各種代乳粉 |
![]() |
寶寶缺鈣的10個信號
人一生的骨鈣積累過程是從嬰幼兒時期開始的,小的時候為骨骼“儲蓄”的鈣越多,年老的時候骨質疏松、骨折的發生率才會大大降低。從嬰幼兒、兒童到青少年時期是骨快速長長的時期,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