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寶寶的6種異常,媽媽莫急

寶寶的6種異常,媽媽莫急

  1、體重下降

  新生兒在出生一周後體重減輕,是因為寶寶在媽媽體內一直泡在羊水裡(100%濕度),再加上寶寶進食還沒上軌道,每天排出的大小便、呼吸及皮膚排出肉眼看不見的水分等,使體內水分丟失,造成體重在出生一周內減輕。減輕的重量最多可達到出生時體重的10%。隨著寶寶漸漸適應,到了第10天,體重就會增加。若在10天後出現體重不增、甚至下降,則可能是喂養不當或受疾病影響。

寶寶的6種異常,媽媽莫急

  2、吐奶

  未到3個月的寶寶,贲門肌肉尚未發育健全,且新生兒胃容量較小,所以,大部分寶寶都會在喂奶後、哭鬧多動或輕拍背部時,從嘴角慢慢溢出或多或少的白色奶汁。因此,喂完奶後,家人可用手輕拍寶寶背部幾分鐘,避免寶寶過度哭鬧。隨著月齡的增長,吐奶症狀會逐漸緩解。但奶水若是噴射出來的、吐出量很多,或是吐出帶有黃綠色的物質,就需進一步檢查。

寶寶的6種異常,媽媽莫急

  3、頭頂腫起

  陰道分娩的新生兒頭部一般呈橢圓形,像腫起一個包。這是由於分娩過程中胎頭在產道內受壓引起的。有的嬰兒出生後頭部出現柔軟的腫塊,這是分娩時受壓而引起的頭皮水腫或血腫,一般在出生後6~10周可消失。但是如果腫塊進行性增大或在10周後仍未消失,要及時就醫。

  4、長馬牙

  新生兒的齒龈邊緣或上顎中線附近,常會長些乳白色顆粒,表面光滑,數量從1到數十顆不等。這些顆粒在臨床稱上皮珠,俗稱馬牙,是牙齒發育最原始的組織,在胚胎發育6周時,由口腔黏膜上皮細胞增質變厚形成。一般2周左右就可自行吸收,不能用針挑或用布擦,以免損傷黏膜,引起感染。

寶寶的6種異常,媽媽莫急

  5、尿色發紅

  新生兒在最初幾天尿色發深,稍有混濁,有時尿布上可看見淡淡的紅色,屬正常現象,一般5~6天後會消失,但如果10天後仍有此情況,則為異常,要及時就醫。

  6、斗雞眼

寶寶的6種異常,媽媽莫急

  一般而言,新生兒早期眼球尚未固定,看起來有點斗雞眼,且眼部肌肉調節不良,常有短暫性斜視,屬正常生理現象,尤其好發於臉型寬闊、鼻梁扁平的寶寶。父母應常抱寶寶看室內或外面各個地方,促進寶寶的眼珠不斷轉動,防止斗雞眼。但是如果寶寶1歲以上仍存在斗雞眼,需要到醫院眼科檢查。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女童腹瀉注意泌尿感染

女性泌尿系統感染是一種常見疾病,發病率約為男性的8~10倍。正常狀態下,尿道下端與外界相通並有細菌存在,但泌尿系統的其他絕大部分器官是處於無菌狀態的,只有在一定條件下,細菌才經尿道侵入泌尿系統。  當孩子發生腹

10招有效提升寶寶免疫力

第1招:母乳喂養——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能增加嬰兒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嬰兒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  可以說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因此不要錯過給寶寶母乳喂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