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辟謠啦! “藥水”荔枝不會引發手足口病

辟謠啦! “藥水”荔枝不會引發手足口病

  所謂的荔枝“泡藥水”,其實只是通過檸檬酸、食鹽混合冰水,來給荔枝正常保鮮,至於吃荔枝發燒、得手足口病,更是被專家斥之為無稽之談。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也有小商販會使用連二亞硫酸鈉等保鮮劑,如果添加量掌握不當,可能給身體健康帶來威脅。

辟謠啦! “藥水”荔枝不會引發手足口病

  “藥水”實為檸檬酸泡冰水保鮮

  “網上流傳的泡藥水,其實是用檸檬酸、食鹽、冰水等來給荔枝保色保鮮的。”有著多年種植運輸經驗的廣西欽州某荔枝種植基地經理李軍告訴新京報記者,浸泡荔枝所用的材料,都是合規的食品添加劑,並不會對消費者健康帶來威脅,“這也是行業內公認的保鮮運輸模式。”

  事實上,作為保質期較短的季節性水果,荔枝一直有著“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的說法。為保持荔枝自然香味和色彩,種植園在采摘後會進行一系列的保鮮處理。

  據李軍介紹,目前最常用的保鮮劑是采用檸檬酸和食鹽,按照2%~3%的比例兌成水浸泡,這樣能將荔枝保質期延長到7~15天,再通過空運、長途冷鏈運送到全國各大城市。

  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陳厚彬對新京報記者解釋,荔枝在一年氣溫最高、濕度最大的季節成熟,其植物呼吸強度非常高,尤其是在被外殼封閉的狀態下,果肉中的糖分會很快分解,導致貯藏時間變短、變味。此外,荔枝的外殼中也容易附著一些田間的微生物、真菌和多酚氧化酶等,在炎熱天氣會氧化果皮中的一些無色物質,導致其變色。

  采用的檸檬酸、食鹽混合冰水浸泡方式,也是一種雙保險的保鮮方法。前者能夠降低荔枝外殼表面的真菌,並讓果皮處於微酸環境中,延緩其變色。後者是用低溫抑制荔枝的植物呼吸強度,起到保鮮、延長貯藏時間的功用。

辟謠啦! “藥水”荔枝不會引發手足口病

  檸檬酸引發手足口病是“胡扯”

  對於檸檬酸的使用標准,記者在《GB2760-2011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中查詢到,檸檬酸屬於“可在各類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殘留量不需要限定的加工助劑”、“可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網上說的泡藥水引發手足口病,純屬‘胡扯’。這些保鮮劑都是合規添加劑,在生活中也比較常見。”陳厚彬表示,這些常見的保鮮劑、殺菌劑具有無毒或者低殘留的特性,在荔枝保鮮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像橘子中就富含檸檬酸,怎麼可能會引發疾病?”

  早在2010年,玉溪市農業局信息科曾發公告指出,二氧化硫處理雖然對荔枝、龍眼的保鮮效果較明顯,但也存在殘留、環保問題。根據國內限量標准,二氧化硫的殘留最高限量應≤30mg/g。

  公告特別指出,用過量二氧化硫處理的荔枝,“果實變軟,果皮顏色、結構被破壞,易破裂,撕皮後會溢出黃水,洗滌時易脫色,雖然在空氣中可以恢復部分果皮顏色,但已不是新鮮天然的顏色,果肉也由原來的晶瑩透明變成亞白色,有些還會聞到硫味,這種要慎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十招,讓寶貝不感冒

一、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調查結果表明,常堅持戶外活動的兒童患感冒的機會顯著少於戶外活動少的孩子。  二、衣著要適當衣服切勿驟增或驟減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凍著,給孩子穿戴過厚過多,過早地穿上棉衣,結果常適得其反,

孩子發燒怎麼辦? 不要用錯退燒方法

小孩發燒,是在成長過程中經常遇到的情況。小孩為什麼容易發燒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小孩更容易接觸細菌病毒的感染;孩子的機體應激力比較敏感;孩子的耐受力比成人低。  孩子發燒怎麼辦?不少家長發現孩子發燒就亂了陣腳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