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養娃過程中的“陷阱”,你都避開了嗎?

養娃過程中的“陷阱”,你都避開了嗎?

  陷阱一:整日提心吊膽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寶寶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有一些新手父母卻對小寶寶的一些正常現象,表現的異常驚慌失措。例如嬰兒的一些常見問題比如吐奶、哭鬧甚至排洩物感到驚慌,總是會擔心寶寶是否已經吃飽?排洩次數是不是太多了?哭鬧會不會有問題?

養娃過程中的“陷阱”,你都避開了嗎?

  記住,小寶寶的身體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脆弱,而且作為家長,對於不懂的專業問題或者比較擔心的症狀,可以向兒科專家咨詢,不要過分的依賴網絡上各種所謂的“草根育兒法”,導致“病急亂投醫”。網絡已是父母獲得育兒信息的重要途徑,但一定要確保所浏覽的網站具有可信度,是官方發布還是私人撰寫的信息。現在有一些代購商家為謀取一己私利,不擇一切手段“斷章取義”,扭曲事實,父母一定要具有分辨事實的能力。

  陷阱二:食補就夠了

  很多家長認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寶寶的日常營養攝入是充足的,沒有必要額外補充什麼營養素,那些都是商家的炒作。這種觀點其實是片面的,雖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饑餓、營養不良這些詞語離我們已經越來越遠,但“隱性饑餓”仍然影響著相當多孩子的健康,有些營養素缺乏問題仍然很嚴峻,如維生素AD、鐵、鈣、鋅。寶寶出生時,醫生都會建議從寶寶出生15天起每日補充維生素AD滴劑(以伊可新為代表),並且堅持到3歲……但是,有些家長會有疑問,為何要每天進行補充呢?到底有何好處?不補又會怎樣呢?

養娃過程中的“陷阱”,你都避開了嗎?

  事實上,維生素AD對於0-3歲寶寶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同時也是中國寶寶面臨的最常見的兩種營養素缺乏症,只是更多的寶寶表現為隱性缺乏而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維生素A除了對寶寶視覺發育有益外,對寶寶免疫力的影響是最突出的,攝入不足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上皮細胞的角化、增生和干燥,寶寶的抵抗力會降低,往往表現為反復感冒、拉肚子、過敏問題頻發等。此外,維生素A缺乏還會增加缺鐵性貧血的風險。而維生素D可以促進機體對鈣質的吸收,促進骨骼和牙齒發育。如果沒有維生素D,食物中大多數的鈣是不會被更好地吸收並利用的。維生素AD對寶寶的健康非常重要,但又是極易缺乏的營養素,僅靠日常飲食攝取是遠遠不夠的。

  陷阱三:不讓寶寶哭出來

  哭鬧是孩子出於本能的特殊運動方式,也是身心發育的需要。從生理角度看,哭鬧可使嬰兒胸腔的負壓增大、肺泡擴張,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鍛煉,使全身的血液循環加快,消化系統的功能增強。從心理發育的過程看,哭是嬰兒語言發育的最初模型,通過生理性啼哭,可促進精神活動、神經系統發育及後天性條件反射逐步形成,對日後語言發育是一種啟蒙。

養娃過程中的“陷阱”,你都避開了嗎?

  哭是孩子進行交流的第一種方式,讓父母知道他們需要食物、舒服和刺激。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哭叫是正常的,通過一些方法可以安撫,如給嬰兒喂奶、有節奏地撫摸、抱著嬰兒搖晃等。爸爸媽媽不要試圖去阻止,而是需要了解孩子不同哭聲背後的含義。如果孩子哭鬧時間超過一個小時,或是哭鬧時伴有發燒、皮疹或是持續性嘔吐等狀況,需要及時就醫。

  陷阱四:忽視口腔護理

  口腔護理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當寶寶剛開始出牙時,可使用專門的牙齒訓練器,由硅橡膠制成,放到小兒口中,讓他進行橫嚼或豎嚼。這樣既可以鍛煉他的颌骨、校正牙床,使牙齒排列整齊;又可以促進唾液分泌,更好地沖洗口腔。一旦乳牙穿過牙龈長出來後,一定要注意護理,不要讓寶寶在床上躺著吃奶,因為會增加孩子出現蛀牙的風險。

  在寶寶大約1歲的時候,可以給寶寶使用軟的兒童牙刷,並有意識地教他漱口。到2歲之後,開始教寶寶刷牙,最好選擇可吞咽的牙膏,避免寶寶初期學習刷牙時會有吞咽。另外,家長一定要做好榜樣,培養寶寶做到飯後漱口、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養娃過程中的“陷阱”,你都避開了嗎?

  陷阱五:忽視夫妻感情

  處理好夫妻之間的關系才會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顧孩子。很多夫妻發現,孩子出生以後,兩個人的精力就全部集中在了孩子身上,而忽視了兩人之間的情感維系。當家庭中增加新成員後,健康和諧的夫妻關系顯得尤為重要。各位爸媽要時刻與另一半保持“感情聯絡”,不能忽視對方的感受。另外,即使是小寶寶也能感覺到父母感情的好壞及家庭氛圍是否和諧。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兒童多動症與神經發育

  兒童多

流感疫苗每年應接種“新版”

友誼醫院社區服務中心副主任周泾綿(以下簡稱周泾綿):還應繼續打兩劑,因為疫苗有明確規定,3歲之前流感疫苗注射要分兩次注射。因為每年流感高發期之前1到2個月,即秋季是接種疫苗的最佳時間。其次,由於接種疫苗後人體內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