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幼兒戀物 家長咋處理

幼兒戀物 家長咋處理

  奶嘴、玩具、媽媽衣物……

  幼兒依戀,家長咋處理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心理行為門診副主任醫師黃欣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特別喜歡的玩具、物品,有些能陪伴孩子快樂成長,但過度依戀,則可能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靜靜從小就喜歡咬奶嘴,現在每天從幼兒園回到家,無論是看電視、玩玩具,還是睡覺時,一刻都離不開奶嘴,媽媽用盡了辦法都沒用。解析:幼兒階段常會出現這種戀物現象,如特別迷戀玩具、小毛巾、小被子等。一般是因為那樣東西能給他們安全感。這種行為反映了幼兒生理和心理上最基本的需求,家長不必擔心。隨著孩子心智發育成熟,這種現象自然會有所改善。

幼兒戀物 家長咋處理

  小凡每晚都和小絨布兔子咔咔一起睡才不會害怕,時間長了,兔子又黑又髒。爺爺買了一個新的玩具,可他不要,每天依然抱著舊玩具睡覺。解析:這種現象稱為依戀對象的暫時替代。比如,有的孩子會拿洋娃娃比作媽媽,這種現象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會自然消失,家長也無需多慮。

  昊昊從嬰兒期就一直蓋著一床滿是小星星的小被子。現在,昊昊長大了,被子變“小”了,媽媽想給他換一床新被子,可是昊昊不願意。每次媽媽把舊被子藏起來,他就翻呀找呀,一定要找到才肯睡覺。解析:這類孩子處於秩序敏感期,他們會對事件的原有秩序和自己的生活習慣表現出不容變更的心理、行為。對待這樣的孩子,要用一些新生事物去吸引他,逐步讓他接受新的生活模式。如果孩子有反抗行為,成人要冷處理,分散其注意力。

  斌斌是個小男孩,和媽媽去公園玩,卻梳著細細的小辮子,穿著連衣裙。原來,斌斌特別喜歡媽媽的裙子和長發,就讓媽媽把他打扮成了小姑娘。解析:把男孩打扮成女孩的模樣,這種做法不可取。長此以往,孩子容易對性別形成錯誤認知,可能影響心理健康,家長最好別鼓勵這種行為。

  對孩子的依戀行為,有如下原則供家長借鑒:不要常在孩子面前提起他的依戀行為,這樣反而會加深他的記憶;如果孩子建立了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不要輕易地去改變,更不要用藏物、搬家、轉園等方式強硬地對待,以免使孩子緊張、焦慮,甚至產生抵觸心理;每天抽出時間和孩子相處,多擁抱、陪陪孩子,給他安全感,分散他對依戀物品的注意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麻痺症治療方法

小兒麻痺症又稱脊髓灰質炎,是一種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小兒感染率遠較成人為高,5歲以下者占多數,常後遺癱瘓。多發生在夏秋兩季。臨床以發熱、上呼吸道症狀、肢體疼痛、少數病例出現肢體弛緩性癱瘓為特征。  小兒麻痺

家長們莫犯迷糊,千萬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

小孩子比成人的體溫上升要快三至五倍,而且還沒有完全建立良好的調節體溫能力,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所以嬰兒和兒童都很容易中暑。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的警告:即使外界氣溫僅有21度,車內也可以在幾分鐘內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