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乃由內蘊濕熱,外感熱毒,或因膏梁厚味,髒服蘊毒,使局部肌肉經絡阻塞,氣血壅郁所致。小兒疖腫初起時症狀較輕、范圍較小,為毛囊性丘疹,以毛囊為中心向周圍擴張,形成圓形或圓錐形結節,小如斗,大如李,跟腳收縮,表面皮膚隨之紅腫隆起,硬實發亮,重者可有發熱、頭痛、附近淋巴節腫痛、口渴便秘、小便黃赤、舌紅苔黃燥。如果不及時進行干預,在數天之後結節就會出現化膿,進入成膿期。一周或十天左右才可潰破穿孔。當膿液、膿栓及壞死組織排盡時,疼痛和腫脹即可減退,既不化膿,也不潰爛,或少量化膿並自行吸收消退。本病可以單發或多發,少數患兒可並發急性腎炎,數目較多者又可反復發作,此起彼伏,經久不愈,成為慢性疾病。小兒疖腫容易生長在面部,鼻部,口唇部,如果家長給其盲目進行擠壓或處理不當,常常可引起顱內感染,甚至死亡,因此要特別注意。
小兒疖腫常常會被家長們誤認為是寶寶上火所致,是起了火泡,所以並不在意,任其自己長出、化膿即可消退。有些疖腫確實可以這樣,但是如果寶寶在疖腫生長期間用手摳或揉,極易引起感染,給寶寶健康帶來危害,所以家長還是要提高警惕。
疖腫:用藥物催熟
初秋,疖腫是困擾寶寶常見皮膚問題,專家介紹,對早期未化膿者,可外用魚石脂軟膏促進疖成熟。待破潰排膿後,可塗0.5%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軟膏。若疖腫較厚,觸之有波動感,要及時借助外科手段治療。嚴重的患兒需使用抗生素。切忌自行給寶寶擠壓疖腫(尤其是兩側口角至鼻根處的“危險三角區”),以免細菌感染擴散入血或蔓延至顱內,導致敗血症或顱內感染。
防治方法
1.利用溫敷將膿逼出。疖腫一出現,立即用溫濕的毛巾覆蓋在疖上20-30分鐘,一天3-4次。毛巾涼了需馬上更換,溫敷對治療疖腫是極佳的方法,它可以促使膿頭形成並將膿逼出,加速復原。
2.將疖刺破。當疖腫出現膿頭,不大,無感染蔓延的跡象時,患者可以用火將針消毒後,將此疖腫刺破,並將膿擠出。讓疖自行破裂可能制造更多麻煩,因為疖經常在睡眠時破裂。
3.勿使感染擴散。當疖在排膿時,應保持周圍皮膚干淨。洗澡時應采用淋浴,以減少感染蔓延至其他部位的幾率。治療疖之後,應徹底洗淨雙手後可接觸食物,因為葡萄球菌會引起食物中毒。
4.每天清洗。染部位應該每天清洗數次,並且用棉簽沾藥消毒,也可直接在疖上塗蜂蜜。疖上直接塗維生素A及E乳劑也很有效。
5.清毒。一次清腸禁食有助於除去可能引起疖的毒素。
6.藥膏敷。用洋蔥制成膏藥,對傷口疼痛可能有幫助。使用時,要用布包住膏藥,勿直接敷在患部。
預防措施
1.首先要講究皮膚的清潔衛生,其次避免皮膚破損,特別要保護硬領、腰帶等皮膚易損區。皮膚被蚊蟲叮咬後不可搔抓,否則細菌入侵最易生疖。及時治療瘙癢性皮膚病,如濕疹、痱子和足癬等。洗澡時,不要用鹼性大的肥皂,以免破壞皮膚表層的弱酸性環境,而降低其天然抗病能力。
2.再次飲食宜清淡,不要吃油膩和辛辣食品,可在醫生指導下內服六神丸、牛黃解毒丸等清熱消炎藥,以清除體內的“火毒”。
建議使用以下食療方法
蒲公英飲:鮮蒲公英100克,白糖10克。將蒲公英洗淨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燒沸,煎煮20分鐘,以紗布濾汁,加入白糖即成。日服3次。
馬齒苋車前草飲:鮮馬齒苋60克,車前草50克,白糖15克。將鮮馬齒苋、車前草洗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燒沸,煎煮20分鐘,以紗布過濾取汁,加入白糖即成,常飲。
炒苦瓜:苦瓜100克,食鹽、食油適量。將苦瓜切開去籽洗淨,切成片狀,把鍋燒熱,放入苦瓜炒熟,加入食鹽,油續炒至苦瓜微干即成。
涼拌魚腥草:鮮魚腥草100克,大蒜5克,食鹽、醬油、醋、白糖味精、食油適量。將魚腥草洗淨,切碎,大蒜去皮,洗淨。拍爛切碎,把食鹽、醬油、醋、白糖、味精一並放入拌勻。將食油煎熟,趁熱倒入拌勻,的魚腥草上,即可食用,作佐餐。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 |
怎樣安撫孩子的負面情緒
朋友出差了,最牽掛她的,當然是那個超級黏媽媽的寶貝兒子。 第一天,小家伙主動要求來我們家打發時光,把自己投入到熊壯壯的新玩具中。第二天,我們到他家去,在他面前誰都不敢提“媽媽”兩字。看 |
![]() |
接種甲肝疫苗前必修4堂課
接種甲肝疫苗究竟會產生哪些副作用?接種甲肝疫苗的同時還可以接種其他疫苗嗎? 功課1:四種人群不宜接種 針對接種甲肝疫苗的一些適應症和禁忌症,省友誼醫院預防保健科主管疾病控制師周錦棉指出,通常情況下,如果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