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家庭教育孩童上網第一“防火牆”

家庭教育孩童上網第一“防火牆”

  吉利區初二學生曉濤(化名)生活在一個富足溫馨的家庭,爸爸在外忙碌賺錢給他提供優越的生活,媽媽專職在家照顧他的起居,但他卻經常對父母拳腳相向。原來,進入初中的曉濤開始沉迷於一種網絡游戲,在那裡他可以賺取很多的模擬金幣,可以行俠仗義用武力解決所有問題,可以肆無忌憚的談戀愛甚至結婚。當父母發現這個問題並試圖制止時發現,曾經乖巧聽話的曉濤已經變得焦慮、暴躁、敏感,對金錢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還學會說一些黃色笑話。對於母親的指責竟然拳腳相加,父母越是阻止他上網,他就越變本加厲的“胡作非為”,無奈之下,父母只得將曉濤送去接受心理治療。

  洛陽聯通的監測數據顯示,我市每天的上網人數超過50萬人次,其中大部分為青少年網友。沉迷於網絡暴力游戲,性格變得暴躁;上網聊天欲罷不能而引發厭學;輕易進入淫穢色情網站而掉入犯罪陷阱……不少家長因為種種擔心開始對孩子下了“禁網令”。

家庭教育孩童上網第一“防火牆”

  對於這種現象,專家認為,不應將網絡的負面作用過分誇大,兒童都有叛逆心理和好奇心,對於瞬息萬變的網絡世界家長無需視為洪水猛獸,應當主動接觸了解網絡世界和孩子擁有共同語言,才能引導孩子遠離網絡犯罪,享受真正的綠色上網。

  專家說,國際電信聯盟也從未要求不讓兒童上網或設法不讓孩子們上網,安全的網絡反而能成為兒童及青少年生活和學習的好幫手。保障兒童網上安全,家庭教育才是第一道‘防火牆’。專家認為,只有讓孩子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才能從根本上保護他們的網上安全。專家建議,在家庭教育中不要因噎廢食,禁止孩子們上網,應給予孩子一定的活動自由,與此同時豐富孩子的課余活動,使之不會因為過於單調的課余生活而沉迷於網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為什麼都愛爭“第一”?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孩子在3~3歲半的時候競爭意識就日益強大起來,他們會不斷地和他人參照,不斷地更改參照系數——評判標准、不斷地用比較來評價別人

受虐的孩子長大後也有虐待傾向

美國科學家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幼年受過虐待的猕猴腦部會發生變化,導致它們成年後容易虐待其後代。這可能幫助解釋,為什麼一些受過虐待的孩子長大後也會虐待自己的子女。  美國芝加哥大學科學家最近在《行為神經科學》雜志上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