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婚姻中最慫的時候就是沒人幫你帶孩子。其實,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即使有老人幫忙,可如果老人的育兒理念和方法跟自己差異很大的話,也許會更慫!誠然,老人帶孩子有很多好處,但若你家老人屬於以下類型,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務必慎重,要多多與老人交流溝通。
我們針對的不是老人,而是他們帶娃的這些行為。當然了,如果父母自己也有以下行為,請多加注意。
1.怕孩子淘,宅在家裡
年紀大跑不動,咱還是在家看電視、玩玩具吧!
如此後果:
孩子長期跟著老人宅在家中,身體缺乏鍛煉,體弱多病。
沒有足夠光照,缺乏維生素D,影響長高。
聽力不好的老人,對孩子說話聲音過大,看電視時將音量調得過高,時間長了都會損傷孩子的聽力。
總待在家裡缺少跟外人的接觸,導致怕生、內向,長大後不懂與人交流和溝通。
2.怕孩子哭,給零食滿足
只要你別哭,想吃什麼都給你買!
如此後果:
給孩子吃垃圾零食,不但對健康無益,長期食用添加劑過多的食品還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零食不受控制,孩子吃飯沒有胃口,到了餐點不肯正常吃飯。
一旦孩子發現“哭了就能吃到好吃的”,就會懂得以哭鬧發脾氣來要挾家長達到滿足個人欲望,變得更加任性。
3.怕孩子餓,追著喂飯
來來來,再吃一口
如此後果:
孩子進食過快,導致咀嚼功能不足,影響消化吸收。
過量喂飯可能將孩子的胃撐大,造成小兒肥胖。
喂飯時孩子老是“被打擾”,孩子的專注力容易被破壞,上學後容易變得“注意力不集中”。
習慣於“喂飯”的孩子,長大了獨立性差、容易產生依賴心理。
4.怕孩子冷,穿得太多
多穿點,不能被凍感冒了!
如此後果:
小嬰兒因為末梢血液循壞差,會出現手腳涼的現象,這是正常的,不是因為他冷!如果給他們穿得太多,一旦活動便會出汗不止,皮膚血管擴張,衣服還浸濕,不及時擦干,反而更容易“著涼”感冒。
5.勸慰孩子,責怪無辜
疼了吧?都怪地,我來打它,害我們摔跤
如此後果:
孩子摔倒的原因有很多,但一味責怪無辜的物體(地、桌子等)只會給孩子傳遞一個非常錯誤的信息,讓孩子學會推卸責任。
老人的誤導,會讓孩子不善於自我總結和糾正,長大後容易變得自欺欺人。
6.封建迷信,不聽勸說
孩子被嚇到了,喝點x水就好了!
如此後果:
如果只是“裝神弄鬼”,不做傷害孩子的事也就算了。如果讓寶寶喝“符水”、用“土方”就會延誤治療,使病情加重。
若是做一些讓孩子無法接受的事情,還會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個老人聽說孫子命裡缺金,把金戒指塞到孩子嘴裡,差點讓孩子丟了性命。
7.小心謹慎,諸多限制
你不能動這個!不能碰那個!不可以這樣
如此後果:
孩子常因好奇出現“破壞”、“搗亂”等看似有冒險性但卻又有創新性的探究行為,老人若總急著阻止和評判,等於泯滅了孩子的好奇心、冒險性和創新精神。
容易讓孩子變得膽小、羞怯。
8.說三道四,總唱紅臉
我是想給你的,你媽不讓,你可不能告訴你媽!
如此後果:
孩子會在老人面前沒大沒小,總是粘著老人。
破壞媽媽的形象,不利於日後管教,嚴重影響親子關系。
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讓他早早學會說謊。
老人經常在孩子面前說三道四,久而久之,孩子學會了背後“損毀”別人,直接影響他日後為人處世的方式。
老人並沒有帶孩子的義務,所以,不管老人是否適合帶孩子,都應該對他們心存感激!無論工作多繁忙,別忘了,你才是孩子的第一撫養人!如果你家老人“問題很多、無法溝通”,為了孩子的未來,盡早接手育兒責任吧!
![]() |
春季媽媽如何護理寶寶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病因復雜的皮膚炎症,是嬰兒期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濕疹按照發病的周期可分為急性期濕疹、亞急性期濕疹和慢性期濕疹。濕疹的發病原因一般認為與遺傳、過敏體質、神經功能及物理等因素有關。護理不當,如過多 |
![]() |
寶寶接種疫苗要注意 家長先來學學疫苗知識
近日,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舉行的“做負責任媽媽疫苗知識普及行動”科普講座中,該院兒童保健科主任吳婕翎教授指出,每年流感高發季,家長都要糾結要不要打流感疫苗;或者孩子發燒感冒了,到底能不能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