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讓寶寶愛上吃飯

讓寶寶愛上吃飯

  了解寶寶的食欲

  1.判斷孩子“不想吃”還是“不能吃”

  如果孩子是很想吃,只是不能吃,那就不是食欲問題,有時候可能是孩子身體不適或者患上了疾病,比如,出現口腔問題、消化道問題、呼吸道問題等,這時候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護理和治療。

  如果孩子能吃,但是不想吃,那就需要考慮是食欲問題了。食欲問題需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孩子餓不餓,另一個是食物是不是色香味俱全,對孩子有沒有吸引力

  2.知道孩子的胃容量

  很多情況下不是孩子吃得太少,而是家長要求太高所以建議將孩子的飯菜單獨裝盤給孩子,這樣就能直觀掌握孩子單次的進食量了。

  3.正確看待食欲標准

  “書上說”“醫生說”“說明書上說”,各種說,一旦與之偏離,就會讓家長感到緊張不安。這些標准或數據即使值得信賴,但也只是一個平均水平,具體到某個孩子的現實需求時,不能完全忽略孩子的自身特點。要記住,你養的是孩子,不是數據。

  和寶寶的饑餓感合拍題

  1.一定要讓孩子擁有饑餓感

  小寶寶還不習慣一日三餐,他們生活在一個被自然規律支配的世界裡,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去進食,放下鍋鏟,把醫學指南和兒童食譜暫且丟到一邊,擺脫電子產品的誘惑,帶寶寶到戶外去消耗一下體能,運動一下,找回饑餓感。

  2.用餐時間盡量與孩子的饑餓感合拍

  孩子不好好吃飯的主要原因通常是“不餓”。因此,用餐時間盡量與孩子的饑餓感合拍,並通過不斷地引導,讓寶寶逐漸養成一日三餐的規律。

  吃飯環境輕松愉悅

  1.不要讓孩子感覺到吃飯是一種壓力

  確保用餐時的氣氛是愉悅的、輕松的,用餐禮儀這些可以稍微延後再培養,或者是用溫和的方式教導。

  2.減少外界的干擾因素

  游戲(正在游戲的玩伴)、電視、玩具等,都是干擾孩子吃飯的因素。如果孩子堅持要帶上他喜愛的玩具上餐桌,你可以告訴他“你可以帶上這個玩具,但是它不能陪著你玩,只能安靜地看著你吃飯”。

讓寶寶愛上吃飯

  3.給予孩子選擇的機會

  允許孩子從你提供的食物中挑選他喜歡的幾種來吃。可以試一下用有隔斷的餐盤分開裝。

  4.給寶寶配置專屬餐具

  寶寶會覺得這是屬於自己的地盤,吃完飯會有一種成就感。

  5.每次只給一小份食物

  堆積如山的食物也會給人壓迫感,容易讓孩子還沒有開始吃就決定放棄。嘗試開始吃時只給一小份,吃完以後再添一小份。

  6.允許孩子自己慢慢吃

  預留足夠的時間確保孩子完整吃完一頓,主要照護者不要過早離開餐桌,可以坐著繼續陪伴著孩子,以免他還沒有吃完就過早離席。

  7.不強迫孩子多吃一口

  當孩子表示已經吃完,不要強迫他“再多吃一口”,將吃多少的權力交回到孩子自己的手中,讓孩子的食欲自然發展。

  讓食物變得有吸引力

  1.味道符合寶寶胃口

  如果做出來的食物味道難以下咽,即使是大人也不愛,家長要提高自己的廚藝,最起碼掌握幾種簡單美味嬰兒餐的做法。

  2.讓食物變身

  讓食物變成碎末,拌入或夾入孩子之前熟悉的食物中;把食物做成餡、絲、丸子;將大塊食物切小塊做成串燒,或者是把食物拼成可愛的圖案。

  3.一起給食物起名

  就像我們在餐廳裡點菜,美好的菜名會讓人頓時很有食欲,與孩子一起給食物起個有趣的名字,他會更喜歡吃。

  4.讓孩子參與制作

  孩子們都很樂意親手“烹饪”食物,自己參與制作(哪怕只是在過程中捏了捏)吃起來會更香。

  家長以身作則

  避免餐桌上雙重標准,孩子很會有樣學樣,家長一定以身作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腎病患兒用什麼中藥治療?

1、雷公籐多甙片1~1.5mg/(kg·d),分3次口服,可用於腎病各期,各型。  2、強腎片每片0.3g,每次2~3片,每日3次,用於陰陽俱虛,腎氣不化,不能固攝之水腫。  3、滋補肝腎丸每次3

幼兒園是孩子養成習慣關鍵期(1)

一個人養成一種習慣,然後又逐漸被這種習慣所改變,這就是習慣的力量。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點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進入幼兒園的孩子正處於人生的初始階段,一切都要學習,可塑性強。是各種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習慣養成的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