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寶寶搶玩具大人怎麼辦?

寶寶搶玩具大人怎麼辦?

  常常看到家長勸寶寶把手裡的玩具或零食分給同伴,當寶寶表現出不樂意甚至眼淚汪汪、哭鬧的時候,家長們也都百般勸慰,甚至威逼利誘、斥責批評。其實,對於1歲的寶寶,家長不必強迫他們“慷慨大方”。寶寶們還分不清“你的”“我的”概念,在寶寶的世界裡,只有“我”與“我的”,所以當寶寶看到東西,都會以為是他們的。此時的寶寶,正處於“自我意識”逐漸形成的時期,“占有欲”也是這階段的發育特征之一。

  何為“占有欲”?

  占有欲,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中性詞,可能許多人覺得它是貶義詞,但事實並非如此,占有欲並不是一件壞事,但也不見得是一件多好的事,尤其是程度過了,就會產生許許多多的問題。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特別是1歲後3歲之前的孩子,有些爸媽會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占有欲"特別強烈,並對此產生過分的憂慮。其實爸爸媽媽們不必太過憂患,這是孩子成長發展過程中正常的心理反應。

  此外,孩子的"占有欲"不同於成人,它解釋為產生對他人所有物的欲望,並通過行動占為己有。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孩子的占有欲大部分僅限於情感范疇,家長切勿輕易上升到"品質"的層面加以訓斥。事實上,孩子占有欲的表現不一樣,家長的應對處理方法也應有所不同。

  “占有欲”心理及發展路程

  “占有欲”心理發展路程

  在一歲前或三歲後的孩子們身上,占有欲表現不會很強烈,而在一到三歲之間孩子的占有欲表現最強當爸爸媽媽遇到孩子獨占、搶奪別人的東西時,不要大驚小怪,更不應責罵孩子自私。

  1歲前心理發展

  1歲前的孩子,基本上是個體活動。他和其他孩子交往時,也會發生不打招呼,互相拿對方的玩具的現象,但"矛盾"一般不會激化。有時,孩子甚至會自動將玩具扔掉,或者遞給別人。

  1-3歲心理發展

  此時寶寶開始萌發了"我的"的概念,但還分不清"自我"和外在世界,在寶寶的世界裡,只有"我"和"我的",並不知道和了解還有"你的""他的"的存在,認為看到喜歡的都是自己的。

  3歲以後心理發展

  3歲後的孩子,自我意識已有一定發展,不僅意識到自己獨立存在,意識到自己的力量,已能清楚地區分主體和客體的關系,而且頭腦中有了物主代詞"你的"、"我的"、"他的"的概念。

  “占有欲”心理解析

  寶寶喜歡占有不與人分享的表現,讓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是自私的,只知道"要,要,要!"然而事實上,我們又有幾個能看到孩子自私背後的真實原因呢?

  1、生存本能孩子的本能就像章魚的觸角一樣伸展出去,抓住他急不可待想要的東西。這種占有欲使他牢牢地抓住東西,然後像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衛它們。

  2、心靈慰藉寶寶成長過程中,他們會不斷地對周圍事物感興趣,就像饑餓的人在尋找食物,尋找能滿足心靈的東西,並在環境中得到心靈的營養品。如果找不到對其精神有利的"食物",他們的饑餓於是就轉移到物品的占有上。

  3、父母教導當爸爸媽媽遇到孩子獨占、搶奪別人的東西時,不要大驚小怪,更不應責罵孩子自私,這是寶寶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心理階段,父母適當教育引導即可,不要忽視孩子內心的需要。

  “占有欲”表現及案例

  一、【做客小插曲】

  媽媽抱著快兩歲的敏敏到鄰居家串門,剛挨著桌邊做下,敏敏看到盤子裡的糖果不由自主地伸手抓起來。媽媽趕忙制止,要孩子放下糖果,可敏敏小手抓的緊緊的,怎麼也不肯松開,還哇哇大哭起來。媽媽邊強制著掰開,邊斥責說:"沒禮貌,怎麼能見到別人的東西就想要呢?"鄰居見狀,忙抓了一把放在孩子手裡,敏敏這才停止了哭聲。

  案例分析:這時候的敏敏開始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但是對物品的所有權還是很模糊的。他們分不清楚東西還存在著"你的""他的""我的"區別,認為自己喜歡感興趣的東西都是自己的。所以一旦發現感興趣的東西,就伸手占為己用。

寶寶搶玩具大人怎麼辦?

  措施方法:家長要認識到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不必大驚小怪,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和自我意識水平的增長,一般能克服這種習慣。為了讓孩子盡快認識到“你”“我”之分,家長可經常提醒孩子,哪些屬於自己的,哪些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能隨便拿。

  二、【順手牽羊】

  周末時,琳琳隨著父母到姑姑家做客。表妹萱萱拿出新買的芭比娃娃和琳琳一起玩耍,兩人都玩得很開心,特別是琳琳。到了吃飯的時候,還意猶未盡。回家後,爸爸打開琳琳的背包時,去發現琳琳的背包裡藏著表妹萱萱的芭比娃娃,當從琳琳手中拿回給表弟浩浩時,琳琳卻開始哭鬧起來。

  案例分析:琳琳此時還處理自我意識混沌起,即便知道芭比娃娃是表妹拿出來的,可能歸屬於表妹的,但是這種歸屬理解也是模糊不清的。並且,孩子的自我控制力還是很弱的,行為舉止往往是感情超過理性,當看到自己喜歡的物品時,都會不理解這是"你的""他的"。

  措施方法:孩子不論采取什麼方式占有別人的東西,家長都應該予以糾正,以免孩子養成壞習慣,單不能采取粗暴的斥責、打罵方式。家長可以慢慢教導孩子,慢慢讓孩子理解。

  如何拯救寶寶的“占有欲”?

  平常心

  首先關於寶寶的“占有欲”,媽媽不用太擔心,也不用自責。因為寶寶長到快兩歲時,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頭腦中有了“我的”、“我自己的”概念,但對“你的”、“他的”概念又比較模糊。所以,對一切他們有興趣的東西,都認為是自己的。“順手牽羊”在這時的寶寶當中非常正常,並不是因為哪些東西家裡沒有或者是媽媽平時教育不夠,而僅僅是因為他喜歡

  順應寶寶不強求

  寶寶自己的東西,如果別的小朋友一起來玩的時候,也大可不必非得讓自己的寶寶把東西拿出來分享。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不願意分享是正常的,家長沒有必要非得強迫自己的孩子去分享,反而會讓他們有更加保護占有的欲望了。

  注意力轉移

  如果有些寶寶不願意和你的寶寶分享的話,你這個時候,也不要去打擾其他的寶寶,可以把你的寶寶抱開,也可以給你的寶寶講一些故事,從而讓寶寶的注意力,從其他的寶寶的玩具上分散開來。

  增加寶寶相關知識

  教會寶寶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對於年齡小的寶寶來講,還不懂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所以,寶寶看到東西後,都相當然地覺得,我要擁有他。這個時候,告訴寶寶,這個東西不是你的,是別的寶寶的,你的東西,一直在家裡,從而讓寶寶養成分辨你我的東西。

  分享小指導

  當孩子第一次分享後,得到了小朋友的認可和其他的家長的誇獎後,這個時候,家長要開始給寶寶上課了,告訴寶寶,你看,你學會了分享,人家叔叔阿姨就誇你是好寶寶,小朋友和你玩得多開心,通過這種,寶寶會自我認識到,分享是會得到快樂的。

  尊重寶寶的“占有欲”

  在這種情況下,家裡來了小客人,你也可以告訴自己的寶寶,你的哪些玩具,願意和小寶寶一起玩,哪些不願意和他一起玩,這樣,把玩具分成兩部分,願意玩的就拿出來和小寶寶一起玩,不願意玩的,則單獨放起來。

  現在的寶寶不似3歲後的孩子,自我意識已有一定發展已能清楚地區分主體和客體的關系,“占有欲”只是因為寶寶不清楚物品所有權,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家長們不要過於憂慮,這與小孩子自不自私無關,這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階段特征之一。家長只需慢慢得告訴寶寶,哪些東西是寶寶的,哪些東西不是寶寶的,是別人的,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寶寶就會慢慢的理解,有的東西是“你的”“他的”,不是“我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感冒反復需警惕

孩子不知饑飽,見了好吃的猛吃一頓。吃得過多,超過了脾胃的消化能力,吃進去的食物積滯在腸胃,形成了食積,又開始發熱了。這就是典型的“食復”。  好多孩子反復感冒,就是“食復&r

讓寶寶擺脫感冒的小貼士

孩子感冒生病,父母跟著著急,卻又不能替寶寶感冒,那麼就來做做這些讓寶寶盡快擺脫感冒吧。  別動不動就喝止咳糖漿  咳嗽有助於排出痰液,保持氣道通暢。如果孩子在白天咳嗽,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不必太過擔心,更不要馬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