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玩手機

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玩手機

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玩手機

  如今是信息時代,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孩子們更頻繁地接觸到各種手機。暑假期間,很多家長到醫院給孩子咨詢治療由於玩手機導致的病症。如低齡近視,這是因為長時間地對著屏幕,會感到視疲勞、眼睛干澀,眨眼時甚至伴有疼痛感,視物模糊等狀況。又如由於玩手機所導致的青少年頭暈、頭疼甚至記憶力減退等症狀也大量發生。

  中小學生甚至幼兒使用手機要不要管,答案是肯定的。對孩子的教育絕對不能交給電子產品。未成年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引領,扶正這棵小苗是父母的責任,也是應盡的義務。

  未成年人玩智能手機的現象日益普遍,家長要一分為二來看,孩子們確實可以從接觸新事物的過程中滿足智力和玩樂需要。不過,孩子的自制力差,很容易沉迷其中,還會晚上躲在被窩裡上網,睡眠不夠,不僅影響第二天的學習,對身體發育也有很大的影響。家長要引導孩子,注意守住底線:大型游戲耗時費力,未成年人最好別沾,每天玩游戲最多不要超過20分鐘;玩手機時,坐姿要端正,和屏幕保持約50厘米的距離,並且屏幕在視線以下15度左右。家長更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玩手機

  比如說,和孩子一起認真研究手機使用規則。明確一些“嚴禁”事宜:手機不准上網,不准使用手機接收或傳遞不健康信息、圖片和視頻,上課時更不准使用手機,晚間做作業期間也不准使用手機;每月發短信量控制在200條以內;晚10點以後不准打電話與朋友聯系,與朋友之間的電話聯系一次控制在15分鐘之內等等。規定一定要具體,要根據孩子及家庭的實際情況約定。要讓孩子知道規則的意義,規則就是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去隨意違反,從小灌輸這樣的規則意識,孩子將終身受益。

  孩子沉迷於手機的一大原因,是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樂趣。所以,家長要多帶孩子游玩,參加戶外、社會實踐活動等,讓孩子找到新樂趣,讓他們旺盛的精力有安放之處。家長應多陪伴孩子,讓其釋放愛玩耍的天性。否則,會造成孩子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產生自閉、焦慮的傾向,長大後在面對面的人際交往中也會出現問題,缺乏合作精神。同時,家長要多多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要學著了解孩子的玩樂世界,成為孩子的玩伴,這樣既能密切親子關系,又能和孩子更好地溝通。

  總之,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大的,要相信我們的孩子,學著感受孩子的情緒,家長既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尊重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對孩子的一些錯誤認識進行適當而及時的糾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原發性腎病綜合征應該如何預防?

  小兒原

兒童期性心理

兒童期,又稱童年期,是介於幼兒期和青春期之間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這一時期正值進入小學,開始正規的學習,故也有人稱之為學齡初期。  兒童期性心理  兒童期的生理發育與嬰幼兒期相比,相對緩慢而平穩,但心理發育則隨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