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都市兒童越“宅”越煩躁

都市兒童越“宅”越煩躁

    健康專家從多角度解析了戶外活動對兒童的重要性,兒童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戶外活動。

    【戶外運動不足的弊端】     孩子較易情緒煩躁   都市兒童越“宅”越煩躁     美國兒童教育專家瑪莉·科爾卡博士從事的一項專題研究顯示,在學齡前幼兒中,精力過剩者所占比例高於10%,而精力過剩的孩子,會出現好動和過於淘氣等行為。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表示,戶外活動是釋放體內多余精力的重要途徑,對於小學生來講,如果過剩的精力得不到正常、足夠的渠道發洩,孩子會在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頻繁等情況,而且容易出現煩躁等不平衡的心理狀態。如今孩子所接觸的大都是水泥路面和人工景觀,甚至很少接觸泥土,不接地氣的孩子身心難以健康。     電子娛樂限制全方位能力發展     “問題就發生在我們眼前。兒童得不到足夠的身體活動,這或許會減緩他們的運動技能發展及社會溝通能力,同時還會對整體健康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與人體科學學院的任弘副教授在看到《中國城市兒童戶外活動藍皮書》後如是說。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伍新春教授也表示:對於我們的社會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發展趨勢,這會對兒童生理及情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兒童通過參與戶外活動可以獲得認知、智力以及社交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然而如今孩子們沉迷於如電子產品和視頻游戲之中,只有手指得到了鍛煉,但身體的其余部分並沒有參與,這限制了他們全方位能力的發展。     【戶外運動的好處】     促生“陽光維生素”     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種作用於鈣、磷代謝的前體,它與陽光有密切關系,所以又叫“陽光維生素”。它能促進身體吸收食物中鈣和磷,促進生長,同時紫外線還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刺激的造血功能。     另外,戶外活動還利於保持健康值。英國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發現,經常參與戶外活動的孩子不容易肥胖,因為戶外活動可以燃燒更多。     有利右腦開發     戶外活動還有利於孩子右腦的開發。1981年,美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神經心理學家斯佩裡通過研究發現,人的左腦主要負責人類的理性、語言、文字、分析等,右腦主要負責音樂、形象、經驗、直觀等認識。人的想象力、創意力、靈感和超高速反應等功能都來源於右腦。科學研究發現,孩子只有多參加戶外運動,多感受大自然,多去接觸實物,才能讓右腦得到更多的鍛煉和開發。     知名兒童教育專家小巫還談到,其實很多傳統游戲都能起到促進孩子各方面發展的功效。比如,跳皮筋、擲沙包等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和應變能力,促進大腦左右半球的溝通整合,進而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彈球、砸杏核類游戲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與手眼協調,進而促進孩子的閱讀、書寫和計算能力。     提升社交認知能力   都市兒童越“宅”越煩躁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何玲指出:“戶外活動能幫助孩子提升運動、社交及認知能力。”     孫雲曉也介紹說,運動可以使孩子擁有強壯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這不僅能讓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擁有強大的心理和身體優勢,並且會讓孩子在面對困難時,學會利用同伴的力量,學會合作,進而適應社會。特別是足球、籃球等群體性戶外活動,孩子在這些活動中可以學會與別人交往、合作、遵守規則等多項技能,這是孩子社會性培養的重要途徑。     提高注意力改善學習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者們建議,每日步行二十分鐘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取得更好的學業表現。人類認知的過程是身體——情感——思考,即感官的體驗引發情緒反應,繼而基於情緒的品質而從中總結經驗、獲得認知;而這三者必須有機結合,相輔相成,才能真正達到學習的效果。尤其是兒童的學習,絕不是在靜止中發生的,而是在每天各種活動當中進行的;越小的孩子,就越是用身體來認識世界,而非頭腦。事實上,兒童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習,而戶外游戲則是最佳的綜合性學習方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爸媽正確應對寶寶N個第一次

寶寶第一次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都會讓父母激動不已。這個小小的生命創造的每一個第一次都是給父母最最珍貴的禮物。其實每個第一次都是個絕佳的啟蒙教育機會,不知道各位父母沉浸在興奮中時,有沒有做對呢?  1、寶寶第一次

新生兒症狀:正常?異常?

黃疸、嘔吐、便秘是正常和患病新生兒都可以有的三種症狀,如何鑒別其是生理性或病理性呢?  黃疸:正常的生理性黃疸大多發生在出生後第2~3天,一般到第5天可發展到最高峰,約一周消退。若生理性黃疸持續不消退,則需考慮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