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善於回應寶寶的好奇心

善於回應寶寶的好奇心

    好奇心發展歷程

  善於回應寶寶的好奇心     1歲:指物為名     寶寶從1歲左右開始牙牙學語,語言成為其人生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他會試著“指物為名”,用手指著他感興趣的物品,並詢問“這是什麼”。此時家長通過物品本身的“形、色、物、相”加以適當解釋即可,如“這是一顆紅色的蘋果,它吃起來脆脆甜甜的”,或搭配實物與認知卡一起學習,效果更明顯。     2歲:物體恆存     2歲的寶寶開始發展出“物體恆存”的概念,即便某些物品不在寶寶眼前,他腦海中仍會浮現該物品的形象。因此,這個階段的寶寶特別喜歡玩藏貓貓的游戲(即反復遮臉又露臉的游戲)。面對寶寶在這一階段提出的問題,家長應以正面的回答來解釋清楚,而不是以其他字眼來敷衍或嚇阻寶寶,否則寶寶會對未知事物產生不必要的聯想,使幼小的心靈充滿恐懼和不安。     3歲:突飛猛進     到了3歲以後,由於想象力的發展漸趨成熟,寶寶感興趣的事物也比原來豐富了很多。面對寶寶接二連三的“為什麼”,多數父母一開始還有耐心來仔細回答,但隨著各種問題接踵而來,加上寶寶的許多問題也許根本就沒有理由,或者一時找不到寶寶能夠理解的答案,所以有些父母逐漸就喪失了回答的興趣。這時,請父母務必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不要隨便找幾句話就把寶寶打發掉,更不要因為寶寶的問題而發脾氣。     滿足好奇心的5種方式     1-親子共同學習     在成長的過程中,寶寶難免會遇到許多狀況和問題。家長總是為寶寶做得太多,急切地想給寶寶正確的解答,卻忘記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寶寶也需要從中學習思考和判斷,也需要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寶寶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是培養好奇心的最佳方式。”這是羅麗雲老師給父母的一條忠告。     當寶寶興致勃勃地開始提問時,請先別著急告訴寶寶答案。父母可以扮演記者的角色來采訪寶寶。“你覺得為什麼會這樣呢?”“你有什麼看法呢?”多為寶寶制造思考的機會,讓他試著自己解決問題,並從中學習如何與他人達成共識。     就算家長已經知道正確答案,也可以先和寶寶“裝傻”一下,抱持著共同學習的態度告訴寶寶:“媽媽也不知道為什麼,不如我們一起看看書,來尋找答案好嗎?”通過這些對話溝通的方式,讓寶寶擁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對於親子關系的發展也有很大幫助。     2-游戲學習法     有著“德國幼兒教育之父”的福祿貝爾認為,寶寶是通過游戲認識這個世界的。通過游戲的過程,寶寶可以培養敏銳的觀察力。舉例來說,在洗澡的時候,只要通過一些簡單的洗澡玩具,就能教導寶寶認識浮與沉的概念。     另外,生活中還有很多良好的游戲設施可以作為學習工具。比如公園裡的翹翹板,能夠讓寶寶體會如何在游戲中與人合作。在排隊等待玩溜滑梯時,可從中了解遵守游戲規則和秩序的重要性。在寶寶逐漸社會化的過程中,游戲對於經驗累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通過這些游戲經驗,寶寶才懂得如何面對人群,並勇於嘗試解決問題。     3-觀察與模仿     對於2歲以下的寶寶來說,雖然還沒有很清晰的“朋友”概念,但卻會互相學習和模仿別人的游戲行為。他們會通過觀察,用眼睛仔細看、用耳朵仔細聽,然後跟著其他人開始唱歌、跳舞和律動,並且還會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盡量做到與他人動作一致。就算觀察的對象年齡和自己並不相仿,寶寶也會根據個人的能力來調整步調,做出適當的取捨。可以說,通過好奇心所引發的觀察和模仿,就是寶寶學習的最佳動力。     4-營造刺激性學習環境     寶寶的感官能力需要有刺激性的媒介來幫助發展,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在具備充足刺激的環境中生活,寶寶才有機會見識各種各樣的事物,並引起他的好奇心。所謂有刺激的環境,必須具備2項條件,即“多樣化的內容”和“開放性的空間”。家長可以常帶寶寶到商場、電影院、公園或郊外各種公共場所,以有效刺激寶寶的感官和肢體,增加他探索和認識外界的機會。   善於回應寶寶的好奇心     5-適時提出建議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自己也要培養良好的觀察力,以便隨時了解寶寶究竟有什麼樣的需求,並對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個持續、准確的把握。在不危及寶寶安全的前提下,家長不要過分干涉寶寶的思考和決策過程。在寶寶面臨問題時,應盡量避免給予負面、主觀的說詞,例如:“你怎麼這麼笨?”“上次不是已經教過你了嗎?怎麼這次還不會!”而應該試著將指導者的立場轉化為輔導者,站在客觀的角度上給寶寶提出建議:“你要不要用這個方法試試看?”這樣不但可以給寶寶一個正確的方向,也能讓他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     正確回應好奇心的2大原則     1-正面的回答     應以正面、積極、溫暖的方式來回答寶寶的問題。以死亡為例,應避免以避重就輕的方式去回答寶寶,例如“爺爺去了很遠的地方”或“奶奶永遠地睡著了”等。尤其不要讓寶寶把睡眠和死亡連結起來,這樣更容易加深寶寶在夜晚入睡前的恐懼感。不要認為寶寶的年紀還小,不要認為他一定聽不懂,只要我們耐心向寶寶做詳細的解釋就可以了,不要讓其他不必要的內容來混淆答案。     2-大人的語言     應盡量避免使用“兒語”和寶寶交談,例如把“睡覺”稱為“覺覺”、性器官叫作“小雞雞”等。這樣的口語模式會影響寶寶日後的語言發展,對其他方面的認知也沒有正面幫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食譜:水果類食譜精選擇推薦

寶寶食譜一:拔絲香蕉  原料:  香蕉600克,雞蛋清60克,玉米粉60克,面粉12克。  調料:  油、糖適量。  做法:  1.將香蕉剝皮切成塊,滾上一層面粉。  2.將雞蛋清倒入玉米粉中,攪拌成糊。  3

嬰兒母乳喂養的好處

一、提高母乳安全性  任何食物都是可以達到一定的安全性,母乳也是一樣的。中國八城市母乳污染調查報告稱,中國母乳中存在鉛和汞還有銅等重金屬成分,但總體母乳重金屬含量水平處於可以接受范圍。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物來源和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