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人來瘋”的主要原因
◆“人來瘋”現象在3—10歲期間最普遍。
3—10歲期間,孩子的大腦皮層神經活動尚未達到平衡,興奮過程強於抑制過程,他們很難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為。一些天性好動、愛表現自我的寶寶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或獲取成人的稱贊,一旦有機會,就極力誇張自己的言談舉止。聰明的寶寶發現家長礙於面子,對自己放松要求,就更加大膽地表現自己;有時即使家長批評孩子,寶寶也不理會,甚至用更加激烈的態度與家長對抗。人來瘋的寶寶給家長帶來不少煩惱,需要家長采取科學的態度與方法加強管教。
◆“人來瘋”還與寶寶的性格個性有關。
人的活動特點受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影響,每個寶寶出生以後,就已經帶著先天形成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強、不平衡、不靈活的神經類型的人,容易急躁、沖動,意志力薄弱。這種先天的遺傳學基礎,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通過調教而立即見效的,家長對孩子不能過於急躁,要持之以恆地采取一套專門針對孩子“人來瘋”的早教策略,逐步改善寶寶的性情。
◆不良教養方式是影響“人來瘋”的重要因素。
“人來瘋”固然與寶寶的年齡特點與個性特點有關,但是教養方式對寶寶“人來瘋”的形成與矯正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過度溺愛孩子,會助長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習慣。因為全家人都圍著孩子轉,孩子成為全家人關注的中心,一旦客人來了或者到客人家裡玩,孩子發現成人交談得熱火朝天,卻不理會自己,他會產生不平衡的心理,於是孩子有意采取高分貝的聲音、大幅度的動作來提醒大人關注自己的存在。有的家庭則相反,平時對孩子過度嚴厲,抑制了活潑的天性,或者平時出門很少,孩子生活環境單調,一旦來了客人,孩子感到新鮮,而且一般情況下,客人都會主動與孩子逗樂、誇獎孩子,這時家長又變得比平時寬容,這些變化都會被孩子敏銳地察覺出來,於是有的孩子縱情釋放自己的天性,同時又把握不好尺度,於是出現了“人來瘋”。
推薦閱讀:
狂犬疫苗打一針可以嗎?
寶寶嗆奶後如何急救?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
2歲寶寶便秘可以每天喝蜂蜜水嗎?
![]() |
怎麼才能讓寶寶愛上吃飯?
讓寶寶自己動手。從1歲開始,寶寶就有了強烈的動手願望,從內心排斥“飯來張口”。這時父母要做的是給他一把小勺,讓他自己動手。也許他會把飯灑在地上,米粒黏得到處都是,但這個過程是寶寶學習獨立 |
![]() |
父母喂食或增加寶寶肥胖風險
該項研究由英國斯旺西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一共有298名兒童參與其中,研究主要針對斷奶期的兒童。科學家將這些處於斷奶期的孩子分為兩組:其中一組自己進食整塊的固態食物直到他們吃飽為止;另一組由父母用勺子喂食搗碎的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