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鬧情緒時,你的反應常常是——
A→“別哭了,媽媽帶你去買雪糕吃。”
“來,爸爸帶你去動物園,不要再發脾氣啦!”
“你再這個樣子,我就不讓你出去玩了!”
B→“你這個樣子像個男孩子嗎?真丟人!”
“你再吵我就打你了!”
“你自己做錯了事還耍脾氣,想挨打啊?”
C→“回你自己的房間吧,等氣消了再出來!”
“愛哭你就哭個夠吧!哭夠了再來找我。”
D→(不理會孩子的情緒反應,喋喋不休地唠叨)
“人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嘛。媽媽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已經會自己照顧自己了。你想想,爸爸媽媽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血……”
測試結果
★A類——“交換型”父母:
你認為負面情緒有害,所以每當孩子有憂傷的感覺時,你就努力把世界“修補”好,卻忽略了孩子更需要的是了解和慰藉。
看到父母的這些反應後,孩子會對自己產生懷疑:“既然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為什麼我的感覺這麼糟?”次數多了,孩子會變得缺乏自信,在情緒上很容易產生很大的壓力。
★B類——“懲罰型”父母:
孩子常常由於表達哀傷、憤怒和恐懼而受到你的責備、訓斥或懲罰。你以為這樣不會“慣”出孩子的壞脾氣,或者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堅強。
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可能會帶來恥辱、被拋棄、痛苦、受虐待。所以,對於負面的情緒孩子是又憎恨又無可奈何。長大後面對人生的挑戰時,孩子會顯得力不從心。
★C類——“冷漠型”父母:
你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既不否定也不責罵,而是“不予干涉”,讓孩子自己去找辦法宣洩一下或者冷靜下來。
因為沒有父母積極的引導,一個憤怒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有侵略性,用傷害別人的方式來發洩;一個傷心的孩子會盡情和長時間地哭鬧,不知道怎樣去安撫自己和舒解自己。
★D類——“說教型”父母:
你以為孩子只要明白了道理,負面情緒就會消失,所以你熱衷於滔滔不絕地講道理。
此時,孩子感到孤單無助,仿佛身處黑洞,得獨自面對負面情緒帶來的痛苦。而父母喋喋不休的訓導,只令他苦上加苦。
以上四種是傳統的處理孩子情緒的方式,顯然都不利於孩子的情商培養。
![]() |
寶寶撒謊的原因有什麼?
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聽著匹諾曹的故事長大,都曾經擔心過自己的鼻子?然而,2、3歲孩子的媽媽卻會發現,寶寶還是免不了會撒謊。其實,寶寶撒謊與成人不同,這和他們思維與心理發育的特點有關。一般來講,2~3歲的寶寶撒謊大致 |
![]() |
夏季給寶寶吹空調5個注意點
1、溫度適宜 在氣溫較高時,可將溫差調到6~7度左右;氣溫不太高時,可將溫差調至3~5度,空調的風速不宜過強。寶寶先進入房間後再打空調,要出去時應先關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