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呱呱墜地以後,就在不斷地由小變大,由什麼也不懂變得能說會做。這個“變”的過程,醫學上稱為發育。當然,每個階段“變”的速度並不一樣,有時較快,有時很慢,“變”得較快的那一個年齡段就叫做發育敏感期。在發育敏感期內,適宜的促進措施會使其“變”得更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錯過這個良機,即使施行同樣的措施,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釀成終生的遺憾。下列是孩子發育中最易被忽視的發育敏感期,希望家長多加關注。
一、秩序敏感期(2~4歲)
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環境消失,就會令他無所適從。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沒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系的知覺。當孩子從環境裡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構。
二、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
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圍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因此,如果孩子對泥土裡的小昆蟲或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正是培養孩子具有巨細無遺、觀察入微習性的好時機。
三、社會規范敏感期(2.5~6歲)
兩歲半的孩子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興趣。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范,日常禮儀,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范,擁有自律的生活。
四、書寫敏感期(3.5~4.5歲)、閱讀敏感期(4.5~5.5歲)
孩子的書寫能力與閱讀能力雖然較遲,但如果孩子在語言、感官、肢體動作等敏感期內,得到了充分的學習,其書寫、閱讀能力就會自然產生。此時,父母可多選擇讀物,布置一個充滿書香的居家環境,即能使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 |
疫苗接種後的注意事項
1.通常吃脊髓灰質炎糖丸後40分鐘內不能吃熱東西。 2.注射百白破疫苗後當天嚴禁洗澡,24小時後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硬痂必須熱敷,一天3-5次,堅持到消腫為止。注射乙肝疫苗當天不能洗澡,要注意所有疫苗患急性疾病 |
![]() |
教寶寶安全進出5種“門”
進門、出門,對於成人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一件事了。但對於沒有判斷經驗的孩子來說,門,卻是一個事故高發的地方。每天進進出出的,也不知道要和門打多少次交道。而不同的門,防范的要點也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