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發現你的孩子“撒謊”時,是自責自己“沒教好孩子”;開始胡思亂想“這麼小就學會撒謊,將來不變成小偷、強盜、經濟罪犯…”;認為“這小娃腦筋挺靈光的,居然能編出這麼一套話來哄人”;還是……
到底什麼樣的話才是“謊話”呢?簡單的說,與事實不符合的話,都可稱作“謊話”。
如果以這個標准來做衡量的話,小孩“最會說謊”的年齡段是3歲-8歲。
因為這年齡段的孩子,還無法弄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假,而且因為剛學會用字遣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所以表現欲超強,也極度希望自己所說的話能引起別人的注意。
而當他們發現自己所說的一些誇張言語,或是將一些別人做的事說成是自己做的時,會引起大人的關注和表揚時,他們很容易就因此變成為一個“愛說謊的孩子”了。
記得小時家裡養有一只小貓,每天早上牠都會跳上床,用爪子把我給抓醒。我第一次被牠抓醒時,哭哭啼啼的跑去父親那裡告狀:“小貓打我!”
父親知道我是來向他撒嬌,想得到他的一個安慰和擁抱,就笑嘻嘻抱起我說:“牠是在叫你起床,不是在打你。”
父親沒有把我所說“與事實不符”的話,反應過度的當作我在說謊,而是幫助我去厘清了現實與想象的區別。
專家說:根據發展心理學的統計,一般小孩是從三歲開始會說謊,到了小學二、三年級時到達說謊最盛期。當然其中有常愛說謊的,和較少說謊的,而以“常愛說謊的”的孩子創造力較高。
因為小孩最初的謊言都是由“幻想”而來,他藉由這些話來展現他所未曾經驗過,卻彷佛經歷過的事情來說,這和“由無到有”的創造力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所以,能夠把“假的說得跟真的一樣活靈活現”的孩子,可以說是個創造天才。如果做父母師長的,用孩子是否“說謊”來替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簽,並給予嚴厲的處罰,往往就會剝奪的孩子創造思考的機會。
年齡較小的孩子,常會將夢境和圖畫書裡的人事物,和現實生活攪混在一起,他們還會認為,大人們也應該會跟他一樣“看到”,所以當孩子跟你說他見到的事時,千萬不可以斥責他:“你說的是真的嗎?又在吹牛撒謊了。”如果這樣的話多說幾次,保證你的孩子不是變成一個“呆頭鵝”,就是閉起嘴巴再也不跟你說心裡話了。
當孩子誇大他所見的事物,比如說:“我看見了一個跟房子一樣大的狗耶!”他可能見到的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大型狗,只是為了要表達他的驚訝,或是引起旁人對他所說話的重視。大人們沒有必要去斥責他:“亂講”,也不需去糾正他使用“跟房子一樣大”的誇張形容詞,因為我們看一些受人稱揚的文章或畫作,不都是“誇張”創作者情緒的一個展現嗎?
我們只要以平平常常的態度回應他:“哦,是看到好大的一只狗了嗎?”然後用手比著問:“有這麼大嗎?”修正他誇大其詞的部分即可。
![]() |
教寶寶安全進出5種“門”
進門、出門,對於成人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一件事了。但對於沒有判斷經驗的孩子來說,門,卻是一個事故高發的地方。每天進進出出的,也不知道要和門打多少次交道。而不同的門,防范的要點也不一樣—— |
![]() |
高血壓會遺傳嗎?
目前的生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