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淺談小學生心理輔導

淺談小學生心理輔導

  “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教育。”國家教育部明確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關於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導綱要中又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的規律,采用各種方法與措施,以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和實效性。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積極性。積極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面向全體與關注個別差異相結合;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預防、矯治和發展相結合;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助人與自助相結合。

  小學生需要心理輔導嗎?有何適合他們的輔導方法?

  這是新的歷史時期,德育工作者面臨的問題。小學生心理輔導屬於兒童心理輔導的范疇,是心理輔導中的一個特殊領域,不同於對成人的心理輔導,需要考慮到兒童的身心發展階段、環境等諸多因素,進而探討適合兒童的輔導方法。在小學中進行的心理輔導,和在學校外的專業機構進行的也有所不同。學校是小學兒童生活和社會化的主要場所。他們在學校裡的社會互動和家庭互動一道將對他們的人生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長遠的,是成長性的還是傷害性的,往往在小學階段看不出來。看上去簡單、幼稚的小學兒童,在這一重要的心理發展時期可能出現的心理困擾,如果得不到積極有效的排解,是違背教育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原則和價值所求的。但是,小學生又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樣借助言語和輔導人員探討、澄清他們的心理困擾,更不能把對他們的輔導看成是按比例減少的成人輔導,而需要更多地采用非言語的方法。這對輔導者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對基本輔導理論和技能有較好基礎,還需要在兒童,特別是小學兒童心理輔導方面,從理念到方法,從專業學習到實踐輔導上有較好的訓練和修養,不斷探究輔導途徑。在輔導動機、語言表達和環境的關系上與成人有所區別,遵循輔導的道德和自身職業規范,保護學生的權益,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逐步形成小學生心理輔導的專業化和規范化。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學校率先在小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以問卷調查、心理咨詢、個案輔導、主題活動、專題講座、學科滲透等形式,緊緊圍繞:心理咨詢輔導室,讓個體學生宣洩情緒、傾吐心聲,誘導學生排解心理壓力。開設心理活動課,設置情景故事、角色扮演、學科滲透活動。營造環境氛圍,舉行各種愉悅心靈、身心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心理訓練,運用理性情緒法、心理置換法、分析法、疏導法、運動法、測試法,讓學生參與各種心理訓練活動。有效實踐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小學生需要心理輔導。小學生心理輔導更需要真誠,真誠相待,真誠配合,以心育心。

  著名的心理輔導理論家查裡·考瑞強調:心理輔導是一種親密的學習方式,所以需要輔導者樂於放下刻板化的角色,以真實人物在治療關系中出現。在這種人對人的關系中,來訪者才能體驗到成長。如果輔導者把自己藏在專家角色的背後,則來訪者也會隱藏起來;如果輔導者只以技術專家出現,而把自己的反應、價值觀和自我表現摒除在治療工作之外,則會是一種貧乏的咨詢;如果輔導者做著生活導向的抉擇,散發生命的光熱,以真實面貌呈現在對方面前,讓對方深刻認識,則這些身教將是最佳的啟示。

  輔導者本身的真誠,是來訪者的榜樣,對輔導者來說,真誠就是做一個表裡如一的人。

  案例一:一個問題行為的輔導

  個案身份:陳××;性別男;年齡14歲;六年級學生。

  個案起因:很長一段時間,該生常與有問題行為的社會無業人員交往,常滋事、鬧事、打罵同學、無心向學。對待老師的教育表面上能接受,但背後卻說謊欺騙,沒有悔改。

  個體特點:身材矮小的他,有一對花溜溜的小眼睛,反應機靈,常搬弄是非,無故打罵弱小學生,致使一些與他交往的人,念生恐懼,但又不得聽他教唆。在校外與人打架,欺負弱小學生,別的學校學生家長也來校告他;在校內,課間活動異常、尋事滋事、追逐、打罵同學;在課堂上,紀律松散,不尊重老師,學習心不在焉,學習表現極差,影響很壞。被學校“警告”紀律處分,列入“問題行為”個體輔導對象。

  個案調查:小陳家庭有父母及姐姐共四人,因父母重男輕女,雖有長女,但溺愛幼男。幼小時期,嬌生慣養,成長過程,只養不教,造就小陳的不良行為習慣。觀其家長,教子方法貧缺,時而暴罵一頓,時而狠揍一番,從不溝通,使小陳萌發逆反心理,對老師的教育當作耳邊風,得不到有效的教育。

  分析與診斷:個人因素,生性好強,稍有傲氣,加上嬌生慣養,善於察言觀色,欺騙說謊,性情變化無常,不良行為成習。家庭因素,父母對孩子教育簡單、粗暴,與學校教育不協調。學校因素,該生是後進學生,思想、品德、意識有偏差,行為規范和教育很難見效,尚未能完全改變其脾性。

  輔導策略:一是從該生逆反心理入手,尋找機會與他接觸、談生活、聊天,建立平等關系。二是與該生班主任及任課教師聯系,步調一致,適時選擇,滲透輔導。三是對該生校內外行為保持跟蹤,從多方面獲取他的學習、活動、生活資料。進行家訪、電話訪與其家長保持聯系,加強家校協作教育。觀察其行為的改變情況,約束其不良行為的發生。四是采取面對面輔導,潛移默化,協助認識自我,悅納自己,調整情緒,調整危機,端正學習態度,學會尊重別人,增進人際關系。

  輔導過程:根據該生表現,階段性進行心理輔導,與心理輔導室、政教處及班主任保持密切聯系。

  采用理性治療法,與其進行面對面談話、聊天,從該生整體表現,發現閃光點,如“反應機靈”、“講義氣”等,予以肯定,以心育心,喚醒他的共鳴和認同,消除他的逆反心理。跟進觀察他在校內外、課內外行為表現,讓他知道他是被關心和被注意著的。

淺談小學生心理輔導

  通過上門家訪,與其家長溝通,了解小陳在家庭中的狀況,也要求家長改變教子方法,要關愛孩子,而不是溺愛孩子,對待孩子,忌用簡單粗暴方法,並將孩子在家中、校外的行為及時告知學校,以便有的放矢的輔導。

  班主任及思品學科滲透教育。首先,講解社會上青少年不良違法行為和學生中存在問題行為現象。進而講解《未成年人犯罪法》有關條文,及各種犯罪行為的處置辦法。再現角色扮演,讓學生提出問題:“假如劇中主角是自己,你會有什麼感受?你又會怎麼辦呢?”讓學生震蕩問題,分析是非,感化、教育雙管齊下,使其意識問題行為嚴重性,認識自己的錯誤,潛移默化地使其悔改。

  並抓住契機,約法三章,若能在畢業前夕,有明顯悔改行為,沒有再犯過錯,經教師、班同學同意,將撤消對他的紀律處分。又強調,若不悔改,重新犯錯,則加重處分,不予畢業。又給他機會,當上衛生監管員,管理班級衛生,培養了他對班集體的認同、責任感、以及人際關系等。

  輔導效果:該生從接受輔導至畢業離校近7個月時間裡,逐步減少與校外無業人員的交往,也沒有在校外打人鬧事,校內表現明顯改觀。課堂上雖有打瞌睡,但沒有搗亂現象,課間打罵、滋事、鬧事大大減少,行為表現較為正常。畢業前夕,經本人申請,班委會討論,科任、班主任老師同意,學校行政會議討論通過,撤消該生“嚴重警告”紀律處分。

  該生的個案輔導告一段落,個體問題行為得到矯治,取得了效果。

  案例二:小學生的運動輔導

  運動作為一種提高和維持良好心理健康狀況的手段,已越來越多引起人們的重視。體育運動既是一種個體活動,又是一種社會性的行為,它通過競爭與合作的方式,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從心事輔導的角度看,可以通過選擇不同形式的運動,幫助來訪者解除精神困擾和人格上的缺陷。

  一個孤獨、怪僻的來訪者:

  六年級學生,小黃,男,14歲,單親家庭。以搗蛋為樂,課內外常搞惡作劇,擾亂課堂秩序,師生們倍感煩惱---。

  情況調查:該生父母離異,失去管教。生活在外婆家,既孤獨又怪僻,經常上網玩游戲。

  心理現象:缺少父母之愛,造成心靈扭曲、多疑、焦慮、孤獨、怪僻,報復心理嚴重。

  輔導過程:采用運動輔導法。

  A、情緒控制。約定每天放學後在籃球場見面,讓他與同班同學一起參加籃球活動,調理情緒,與同伴交往,逐步容納同學,讓他慢慢地改變孤僻感,融入集體,熱愛集體。

  B、誘導。分組進行五人籃球賽,中場休息時,談話誘導,你運動時的心情怎麼樣?你知道球籃比賽有什麼規則嗎?讓其舒發運動時的內心感覺,懂得籃球比賽是有規則的,不能獨來獨往,隨心所欲,需要同伴配合,遵章守則。學會控制、約束自己。

  C、交友。從教師、同學、球友,密切與他人友好相處,體味人與人之間應平等、和睦相處。不管課內外,不能搞惡作劇,更不能以搗蛋取樂。

  D、談心。疏導他正確認識父母離婚的現實,正確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激勵自強,堅定信念,面對家庭環境困難,應該知難而上。猶如打籃球時,如何突破“對方防線”,順利完成進攻與投籃。在你身邊還有教師、同學、球友----,增強他戰勝困難信心。

  經過8個月的個案心理輔導,該生去掉壞習,進步很快,成績良好。

  運動輔導,對小學生心理輔導作用大,效果好。作為打破那些專注於不良情緒感受、不能自拔來訪者破敗或混亂狀態的一個重要方法。通過身體運動來感覺輕松和力量,自由和自發也成為一種干預方法。喜愛運動是小學生的天性。借助運動輔導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少說多動,對於尚未能借助言語媒介深入溝通和表達的小學生來說,可以是獲得幫助的一種有效途徑或方法。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塑造學生美的心靈,構建學生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人格,使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錦上添花。

  理解.反思.對策

  當前,小學裡的學生心理輔導工作剛剛起步,專業人員奇缺,學校很難實質性地開展這項工作。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有目的的、有針對性的從培養小學生心理輔導專業人員為目標,讓輔導者了解和體會心理輔導的實質,形成初步的切身體驗,學習和訓練,掌握指導理論。

  有了理論根據,輔導者才可以制定出輔導和治療計劃。不同的理論和學派,對人有不同的假設和看法,對人的行為都有其獨特的分析,因而制定不同的架構,以便輔導者可以更容易地了解來訪者的行為和心態。

  其一:提高輔導者理論水平,接受專業培訓,參加輔導實踐,從事一些小學生心理輔導的實務工作。

  其二:更新輔導理念。輔導者無論對於理論還是方法,思想還是態度,一言一行,直接影響來訪者,需要引導來訪者結合客觀實際進行反思和個人探討,無論是認同還是存疑、抑或反對,都在個人感情的基礎上得出的,而不只是理性思辨的結果。

  其三:把握角色沖突。隨著學校心理健康輔導專業化的發展,學校中將出現專職輔導者,在這種情況下,輔導的角色較為單一,對發展輔導關系非常有利。但是,目前我國還做不到這一點,大部分輔導者,還要兼任其它職責,如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任課教師等。這樣勢必難以保證輔導關系的純潔性。即使是專職輔導者,作為學校教師系統中的一員,也和社會上的輔導者不一樣,要受制於學校體制的規定,處理角色沖突是學校心理輔導員不可避免的挑戰。

  小學生心理輔導是一個新興的事業,我們更加衷心的期待,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隊伍裡面來,一道投身於心理輔導事業的發展,一道去體驗其中的美好與精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冬天孩子要多吃海帶防感冒

冬天有些孩子容易感冒,這與風寒著涼有關。適當讓孩子多吃些海帶,可增強孩子的御寒能力,對預防感冒大有好處。  怕冷的孩子容易感冒,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

應如何減少寶寶長牙的痛苦

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長牙對於孩子來說是很痛苦的,大多表現為流口水、牙龈發炎、易怒、煩躁長牙的這個過程不只是對於孩子家長看了也很是心疼的那麼怎樣才能幫助寶寶減輕痛苦呢,可以試試下邊的方法。  冷敷牙龈  讓寶寶嚼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